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者限定交易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ui4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的设立初衷是为了引入竞争,打破政府对公用事业垄断,为公用事业注入市场经济的活力。但随着此项制度开展推行,此种模式却又落入到垄断危害的枷锁之中。在反垄断法执法的十余年间,出现了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者限定交易行为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现象,其主要集中在城市自来水供水、城市燃气供气行业。这种现象背后的垄断与反垄断的悖论也是本文的聚焦之处,需要在反垄断理论上予以澄清,考察实践中存在的规制困境,并寻求化解矛盾之道。本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探讨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者限定交易行为的特性及认定。首先论述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者限定交易行为的特性:经营者被赋予的相关市场支配地位、交易相对人弱势地位的凸显、行为对竞争秩序双重影响。其次,在认定遵循原则方面,反垄断法在规制特许经营者限定交易行为时,应当区分规制特许经营业务以及非特许经营业务,采用杠杆原则、合理原则与本身违法原则进行分析,最后,在认定的内容,应当从六个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认定。第二部分,考察反垄断法规制的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者限定交易行为的现状,结合具体的案例,评析其现状特征。立法方面,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后,对于限定交易行为的规制是以《反垄断法》为核心。执法方面,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为领导,形成较为明确的执法方式与规制路径原则,并有几起处罚案例。司法方面,鉴于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者的特殊性,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较为简易,当事人之间的举证责任法定,但对于限定交易行为的认定也有差异。第三部分,根据上个部分剖析的现状,显现出反垄断法规制体系的诸多不足,需加以改进完善。在立法方面,反垄断执法权力过多集中于上层,因此导致限定交易行为的执法密度较低。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出现限定交易行为与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竞合难以区分的情况,执法机构对限定交易行为的竞争效果分析缺漏,行政处罚措施适用存在漏洞。在司法程序中,当事人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难以产生有效激励性。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也存在监管缺位与运营不善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限定交易行为上述的问题,本文提出,首先,借助《反垄断法》的修订将反垄断执法权力适当下放,适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积极开展反垄断执法;其次,在规制程序的规则设计上,执法机构要明晰限定交易行为与搭售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区分,减少实践中适用的混乱,完善限定交易行为的竞争效果的分析方法,并对其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进行约束,形成统一执法的适用标准。在司法层面优化当事人之间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从而平衡当事人之间的举证压力。再次,充分发挥反垄断执法机构的主体监管作用,弥补监管缺陷,不断增强反垄断执法能力,同时应当健全与完善公用事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的协同机制。最后,借助域外国家的成熟经验,完善特许经营的内部运营体系,构建起控制垄断风险的事前预防措施,从内部根源上降低限定交易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保障特许经营模式运营的合法合规。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觉醒,对日常运动需求增长,推动着运动产业逐步发展。同时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体育馆赛事、活动等社会社交活动的流程和经营服务统计将依托于云计算、人工智能、运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来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将现有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实现数据之间联通共享,随之应运而生的运动类APP数量也迅速增加,成为运动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运动类APP的发展在提升我国智慧健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任何社会制度都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城乡之间社会福利水平巨大差异的历史背景之下,宅基地制度担负着保障农民居住权的重要作用,是农村地区替代性社会保障供给的主要提供者,这也是宅基地制度自诞生以来基本上遵循着宅基地使用权无偿取得的重要原因。长久以来,宅基地使用权的无偿取得在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以及维护农村地区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变化,宅基地使用权无
2018年颁发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的职责范围,在后续审计中强调了审计成果的利用,明确提出要加强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审计整改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一环,不仅关系到审计成果的利用,更影响审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但在实际运用当中,整改不彻底、屡审屡犯等问题层出不穷,在商业银行这一高风险行业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现阶段,商业银行面对盘根错节的国际环境、“三期叠加”的国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