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源于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的安代舞,是内蒙古地区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蒙古族民间原生态舞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库伦旗建立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代为核心,对安代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的自然人文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的重要措施。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来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促进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凝聚力、提升人民文化自觉性、建设多民族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于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的安代舞,是内蒙古地区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蒙古族民间原生态舞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库伦旗建立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代为核心,对安代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的自然人文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的重要措施。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来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促进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凝聚力、提升人民文化自觉性、建设多民族团结家园、加快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维护保护区内文化生态系统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应当加强对安代舞的整体性、活态保护力度,根据安代舞目前的实际状况,以地方立法形式加强对库伦旗安代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法律建设。本文主要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库伦旗安代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本章主要目的在于厘清与文化生态保护区相关的概念、特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库伦旗安代文化生态保护区法律保护的理论依据,以期在文化生态学理论、文化多样性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理论指导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发展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第二章是库伦旗安代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现状分析。本章从库伦旗安代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状入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宪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上位法为库伦旗安代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了的法律依据,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尚未出台库伦旗安代文化生态保护区专门立法,因而在文化生态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这说明库伦旗安代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法律建设方面亟需加强。第三章是国内外文化生态保护区法律保护的经验借鉴。国外在文化生态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通过专门立法、综合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相关的法律保护体系,国内外相关立法实践为库伦旗安代文化生态保护区地方立法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第四章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安代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立法保护的建议。通辽市应当利用设区的市在文化方面的立法权,制定地方专门保护条例,从立法目的、调整范围、立法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生态建设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库伦旗安代文化生态保护区法律建设提出完善建议,推进库伦旗安代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法律建设。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学积极响应教改号召,加入到教学模式改革的行列中来。立足语文教学实践,革新语文教学方法,是当前语文教改的重要内容。本文选择通辽第七中学“三步六环节”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关注“三步六环节”教改现状,聚焦教改实施成效与存在问题。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案例描述部分详细地介绍了“三步六环节”案例建构的背景信息;第二,案例分析部分通过对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与课堂观察统计结果的分析,全景式
面对全球信息化发展的突飞猛进,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引发人类对技术与教育的深层次思考,“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启负着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对推动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不断的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不断加强利用信息技术与历史教育的融合的创新能力。本文尝试以《中国通史》纪录片这一
沙葱学名蒙古韭(Alliummongolicum Regel),属被子植物门、百合科、葱属,具有抗旱、抗寒及适应能力强等生物学特点。据认为,饲料中加入沙葱具有改善饲料适口性、畜产品质量与风味以及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的潜力,因此,近年来沙葱及其产品在动物生产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本文旨在对沙葱粉对瘤胃发酵、微生物区系及肉羊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为沙葱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为探究沙葱粉对瘤
元代的王文统、卢世荣、阿合马及桑哥是世祖时期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理财权臣,他们权倾朝野,实行财政改革,对世祖时期乃至元朝初期经济发展和社会风尚产生重要影响,文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元世祖时期的理财权臣。绪论,首先叙述研究目的和意义,其次梳理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本文的特色与不足加以总结,最后对元世祖时期的“理财权臣”的概念进行专门定义。第一章,叙述元世祖时期理财权臣的形成背景,主要涉及
历史课程改革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科书的改革,对教科书科学合理地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历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建国至今70余年来,我国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变革,主要经历了六个时期,对各个时代历史教科书的书写演变规律的分析研究,不但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借鉴历史教科书的相关编写经验,而且还能够为学校历史教学的发展提供积极作用,更有利于推动中国教育中历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建国初期,受国内政治经济
针对脉冲工况下,大功率晶闸管开通过程中面临的动态电压分布不均问题,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动态电压分配的函数表达式,总结了RsCs缓冲保护参数的选取依据。随后,搭建晶闸管开通过程中的动态模型,仿真得出了不同缓冲保护参数下,器件两端的电压波形,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终,提出了采用RC缓冲+MOV的保护方案,并对保护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将历史事件置于具体的时空下进行考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时空观念作为初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正式提出,对初中历史教学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还处在历史学习起步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不论是以后高中的深度学习还是历史思维的培养时空观念的培养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整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立足近五年通辽
2021年2月教育部颁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弘扬党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培育自强不息的吃苦精神,历练敢于担当的奋斗精神”。可见,国家层面非常重视培养自强不息精神,然而在当今学术界,关于培养中学生自强不息精神相关的论文较为鲜见,说明当下培养中学生的自强不息精神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探讨。同时,当前中国家庭结构多为四二一结构,学生受偏爱过多也易形成凡事多依赖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阅读和鉴赏古诗词能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独特的美、发现其内涵和价值所在、领略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高中生的知识和能力还比较浅薄,对于古诗词的阅读还缺少系统的方法指引,因此多数学生阅读古诗词时难以把握作品所传达的更深层次的意蕴,久而久之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越来越低。本研究基于对“文本细读”理论的理解,对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部分高中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当前高中
以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为基础,综合中学学情和体育教学资源,探索“五育融合”背景下中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策略,让学生在优质的教学内容、思辨化的问题情境、科学的学习场景和高效的家校共育平台等的辅助下,习得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发展,使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从而推动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他们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新时代人才,并为体育强国的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