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真时延相控阵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hite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控阵雷达相比传统雷达具有波束扫描快等优势,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存在孔径渡越时间的缺陷,只能在相对窄带的情况下工作,限制了其在现代战争中复杂环境下的应用。本文设计的光学相控阵天线将传统相控阵结合微波光子学,通过光学真延迟的方法补偿了孔径渡越时间,实现了微波信号在光域的延迟移相与合成,提高了雷达的瞬时带宽,消除了宽带雷达信号下的波束偏斜效应。本文系统性研究了光学相控阵天线的设计,并对实验样机进行了测试,对今后光学真时延相控阵的设计与实现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从相控阵波束形成的原理出发,推导了相控阵的移相网络幅相误差对形成波束指向及波束增益的影响,同时从理论上解释了传统相控阵波束偏斜产生的原因及真时延结构带来的优点。本文也对光学相控阵系统中最根本的光载射频(RoF)链路进行了数学建模,根据模型推导了链路各项性能指标的理论表达式,并介绍了提高链路性能的方法。最终根据这两部分理论分析提出了光学相控阵天线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对器件参数的优化选择。光纤可变延迟线作为光真时延移相网络的最基本单元其精度决定了相控阵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拥有高成功率的新型高精度延迟光纤制作工艺,设计了光纤精密研磨平台及基于此平台的高精度光纤延迟线制作流程。其制作过程中长度的精确测量由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完成,最小精度受限于VNA的相位测量的不确定度,达到0.1 mm。提出光辅助并行时间交替采样模数转换技术方案及其通道失配误差的估计和修正方法,实现了在光学相控阵天线的接收端对雷达回波信号直接射频采样,并使用高采样率示波器完成了对该方案的实验验证。实验实现了四通道并行采样,等效采样率达到了40 GSas-1,在6.31 GHz测试信号下信纳比为40.3 dB,无杂散动态范围为57.6 dBc,对应有效位数为6.4位,达到示波器的上限。完成了8阵元光学相控阵天线样机在2-4 GHz频段内的性能测试,其中单路全光RoF链路的频段内最小的射频增益为-39.5 dB,最大噪声系数为40.3 dB,最小三阶无杂散动态范围为93.2 dB·Hz2/3。光纤延迟线插入损耗校准为7 dB,最大幅度均方根误差为0.55 dB,最大时延均方根误差为0.4 ps。排除外接模块引入的误差后测得波束指向精度在±40°扫描角时最大均方根误差仅为0.35°。测试结果表明了光纤延迟线幅度相位的精度以及对应波束指向角精度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准,同时此光学相控阵天线系统克服了波束偏斜效应,提高了系统的瞬时带宽。
其他文献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经营策略的执行者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者,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的绩效表现如何,将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整体绩效的提升。只有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建立一套与企业发展相互匹配的中层管理者绩效考核体系,才能对中层管理者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评价,充分调动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绩效,确保实
车载自组织网络是一种为车辆问通信而设计的无线自组织网络。车载自自组织网络不仅能够用于降低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等问题的发生,而且能够提供多种娱乐应用。由于车载自组织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对于内毒素(LPS)诱导的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成熟效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采用黏附法结合GM—CSF和IL4刺激法在体外培养髓源性DCs(BMDCs
目的 分析我室抗核抗体阳性标本荧光核型与抗双链DNA、抗核抗体谱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生态完整性的判定是生态影响评价的基础,可从生态体系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考虑进行评价.分别从景观结构、植被生物量和植被分布的空间异质性三个角度对宁波市周公宅水库库区
总述了“九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主要成就,并明确指出“十五”期间环境保护的指导方针,指出为实现“十五”环境保护目标,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双赢,必须建立面向市场的环境保护
目前纺织行业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其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废气和噪声。从这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近几年纺织业对环境的污染。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行业的污染治理现状作了简单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