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假肢残障人士攀爬楼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来源 :武汉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xianhua0213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残疾人是人类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至2007年,我国残疾人口数量为8296万,其中男性为4277万人,占51.55%;女性为4019万人,占48.45%;15~59岁的残疾人口为3493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42.10%,其中很大一部分残疾人口是处于就业年龄段,但是由于他们的残疾影响,多数人不但难以进行工作,甚者生活自理能力都存在困难。本文即是以此为研究重点,在具体分析对比正常人士与膝关节以下佩戴假肢的残障人士在攀登斜梯的差异性的基础上,探寻小腿假肢者人体相关运动学与动力学参数对爬梯能力的影响是否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运动规律,比较佩戴膝关节以下假肢受试者对爬梯作业能力的影响,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相关的建设的意见,以期为后者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具有正常机体功能的6人,小腿残缺且佩戴假肢的人员6人,且全为男性,包含左右腿,其膝关节可屈曲,能够完成爬梯动作,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运用三维影像解析与手、足部压力的测试方法,研究、分析膝关节以下佩戴假肢的残疾人士在攀登斜梯过程中的相关规律性的问题。研究结果:(1)爬梯阶段,当梯子呈15°的倾角时,正常组的重心平均速度为0.9m/s,而实验组的重心平均速度为0.75m/s,正常组的膝关节平均角度为73.5°左右,而实验组假肢侧的膝关节平均角度则为77.7°左右。(2)在30°斜梯上攀爬时,正常组手部测试所得力量均值约为22.3N,足部左右脚压力值平均约为293.1N,实验组手部力量均值为19.8N,足部压力均值约为277.4N。(3)整个腿部登伸过程中,正常组的足底压力接触区一般位于足部五个趾骨的区域,压力切迹具有明显的从前之后的提升变化。实验组的足底压力图形区多位于足中部,且边际不明。主要结论:(1)小腿假肢的佩戴对于残疾人完成爬梯作业提供了较好的代偿作用,但是应注意训练其基本的站立、摆动等动作,加强恢复残存肢体肌力,锻炼其平衡能力。(2)爬梯速度对于爬梯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小腿假肢残疾人士的功能恢复,日常生活,不建议快速攀爬。(3)梯子较大的倾斜角度所需的手脚力量较小,且膝关节屈曲幅度也就可以降低,这对于提高爬梯作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一定的支持。(4)从手脚力量看,爬梯活动中手部力量比较脚部力量具有更大的变化性和更高的敏捷度,而脚部力量更加需要的是稳定性,而小腿假肢者则与此相反。
其他文献
如何有效创新与发展党建工作是"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将高校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进行联动共建,促使两者共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目前
关于类别的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关注人们是如何进行类别学习的。要想达到研究人们如何进行类别学习的研究目的,就必须要给被试呈现他们不熟悉的类别材料,并观察记录被试
目的:通过对不同采收年限、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刺五加中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为合理利用这一药用植物资源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
配电网处于电网末端,与用户之间直接连接。配电网的故障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用电的持续稳定性,可能直接造成供电企业巨大的利益损失。因此,维护配电网的持续稳定运行是供电企业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我国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提高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增加农户收入的根本举措。2007年《中华人
设P=∏si=1p_i(s≥2),p_i≡1(mod 6)(1≤i≤s)为奇素数.主要利用同余式、平方剩余、Pell方程的解的性质、递归序列证明了P=pq,p≡13(mod 24)为奇素数,q=12s~2+1(s∈Z~+,2■s)为奇素数,(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