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三十年代文学中知识分子的流浪形成了非常独特的现象,它凸显了此阶段知识分子在走向现代性的过程中物质与精神、逃避与寻找、自由与妥协之间所形成的传统与现代、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矛盾和困惑,留下了知识者在寻找精神家园过程中丰富的精神画面,反映了二三十年代知识分子真正独立精神的缺失。本文的写作力图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考察知识分子流浪现象和精神形态的丰富性、复杂性,同时对文本进行美学考察,对其文学史意义进行挖掘。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从知识分子流浪的不同动因来梳理此阶段知识分子流浪的复杂现象,这包括:为了人生的丰富与变化、理想的破灭与追寻以及因被动的物质生存而进行的流浪;第二章从知识分子流浪中的不同形态的矛盾和困惑来考察知识分子的精神形态,这包括:知识分子流浪过程中对自身身份的困惑、流浪的生活与精神的自由之间的矛盾、摆脱往日的状态与流浪中追求的不可获得之间的矛盾;第三章从作家对知识分子流浪现象的书写在文本中主观色彩的折射、流浪过程中知识分子的孤独、景物描写、双重视角的角度来对此阶段的文本进行美学考察;第四章把二三十年代文学中知识分子的流浪现象放在整个文学史的框架中来考察知识分子流浪的精神意义和文学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