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异构网络是5G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组网形态,其灵活的网络部署特性、良好的覆盖能力、以及高效的能量和频谱利用率,是实现5G系统“信息随之,触手可及”美好愿景的重要支撑。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构网络是5G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组网形态,其灵活的网络部署特性、良好的覆盖能力、以及高效的能量和频谱利用率,是实现5G系统“信息随之,触手可及”美好愿景的重要支撑。然而,异构网络的引入对网络部署和优化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宏微基站覆盖范围差异导致的用户关联问题(基站负载不均衡等)以及同层和跨层基站间干扰情况复杂导致的调度问题(边缘用户通信质量差和公平性等)。这些新变化会直接影响通信资源分配以及用户体验。因此,研究异构网络下资源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提高边缘用户的吞吐量为主要目标,并同时兼顾系统负载均衡和吞吐量等整体性能,对异构网络下用户关联和资源调度算法进行了研究和设计。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在用户关联方面,本文通过对已有用户关联算法研究,提出了改进的基于贪婪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用户关联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获取基于贪婪算法的用户关联算法的参数和结果作为训练数据,依靠BP神经网络的自我学习能力,经过训练后得到可以准确预测并判决用户关联结果的网络。仿真结果表明,相较其他算法,该算法可以在得到较优用户关联结果的同时,不需要遍历权重并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可以极大的降低判决时间;且同时可以输出协作基站簇的选择结果,为协作基站簇选择算法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在资源调度方面,本文通过对已有调度算法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异构网络下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分配算法。通过对协同多点(Cooperation of Multiple Points,Co MP)系统中RB资源分配过程的分析,本文将RB资源分配问题进行分解,提出了一个基于分布式和集中式联合的二进制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调度算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Co MP技术的特点和宏微基站属性的不同,将整个调度过程分解成三个步骤:RB资源划分、基站的分布式和集中式联合以及基于二进制PSO的调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的降低RB分配时的竞争,降低运算复杂度,并能够通过为边缘用户和中心用户合理的分配RB资源,在提高边缘用户吞吐量的同时,保证整体吞吐量损失不大。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以微视频、微动画、H5等形式活跃在大众视野中,也为广大热爱旅游的人们带来了极具创意的推广形式。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游客其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已经较难接受以电视、广播、杂志、广告等为首的传统推广模式。此外,乡村旅游在这几年兴起,因其认知度较低、区域散布广、建设粗广化等特征,若用传统推广模式很难让大众能够快速了解及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意愿。基
随着60GHz脉冲无线通信的不断发展,连接到无线通信网络设备的数量日益增长,使得无线通信频谱资源愈加紧张,并对通信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现有通信网络已经不能
随着云计算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使用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外包计算也应运而生。外包计算可以让资源受限的用户通过付费购买的方式使用云服务器提供的计算资源。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微流控芯片技术因其微型化、集成化、自动化和便携化等优势得以快速发展,并在化学、物理、生物、材料科学、药物、组织工程和治疗等科研领域得到了广泛的
无线光通信是以大气信道作为传输媒介的,当光束在大气中传输时,复杂的大气环境会对光无线通信的系统性能造成很大影响。特别地当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时,传输光束会发生波前随
伴随着众多研究者对人脸识别领域的深入研究,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此外,人脸识别技术拥有着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所不能比拟的优点,比如直接性、方便友好性以及高鲁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的需求和价值不断的提高,这对数据中心网络规模、可用性、可扩展性都提出了巨大挑战。数据中心网络部署规模的不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门由多学科融合的新兴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医疗监护、目标跟踪、环境监测及军事侦察等领域。在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通常由飞机随机向监测区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多媒体需求日益增多,为了高效传输多媒体业务,3GPP在R6中引入了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BMS)。为了满足人们对多媒体应用多样化的需求,3GPP在R8中定义了
近年来,太阳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之一。随着分布式电源并网规模的增加,让电网调度变得困难,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下降,预测准确性及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准确选址定容是解决光伏发电并网问题、保证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前提。由于光伏发电功率受季节变换、昼夜交替以及各种天气因素影响,给电力部门制定调度计划带来困难。所以,文中对短期光伏功率预测和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问题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如下:(1)为了降低短期光伏功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