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工业原料,在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玉米茎腐病严重影响玉米生产,是广泛和最具破坏性的土壤传播疾病,其发生可造成玉米大量减产并影响机械化收获。控制玉米茎腐病主要是利用抗性品种并辅以化学农药,然而培育新的抗性品种耗费时间长,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均带来威胁。因此,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来防治玉米茎腐病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前期分离得到了 1株玉米病原真菌的拮抗细菌一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ZLS-3,通过进一步对该菌株的抑菌谱和发酵条件进行筛选优化,进而与化学杀菌剂及植物诱抗剂复配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以期为玉米茎腐病防治提供生物防治新方法:1.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ZLS-3对禾谷镰孢(F graminearum)、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des)、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均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分别可达1.67±0.03 cm、1.98±0.21 cm、1.88±0.45 cm。2.为进一步提高ZLS-3菌株发酵液对镰孢菌的抑菌活性,本试验从ZLS-3菌株的发酵条件优化入手,以发酵上清液对拟轮枝镰孢、层出镰孢、禾谷镰孢的离体抑菌物质活性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碳源为蔗糖,氮源为蛋白胨,无机盐为NaCl;3水平3因素正交试验确定ZLS-3拮抗禾谷镰孢、拟轮枝镰孢、层出镰孢发酵条件最优配比分别为,蔗糖2%、蛋白胨4%、NaCl 1%,蔗糖2%、蛋白胨3%、NaCl 0.5%及蔗糖 2%、蛋白胨 4%、NaCl 1%。3.为了进一步检测生防菌ZLS-3对镰孢菌茎腐病的拮抗效果及对玉米的促生作用,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测定菌株ZLS-3对茎腐病的防治效果为37.39%;生防菌ZLS-3发酵液灌根处理组玉米株高增加了 22.12%,根长增加了 13.11%,鲜重增加了 14.55%,干重增加了 29.72%,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生防菌ZLS-3在苗期有效降低了禾谷镰孢侵染玉米的频率并对苗期玉米具有促生效果。4.对与ZLS-3复配的化学杀菌剂及植物诱抗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吡唑醚菌酯对禾谷镰孢、拟轮枝镰孢及层出镰孢的EC50值为2.07mg/L、1.95mg/L、1.09 mg/L,壳寡糖对 3 种镰孢菌的 EC50分别为 5.13 mg/L、1.49 mg/L、0.54 mg/L。化学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不影响ZLS-3生长。4 g/L植物诱抗剂壳寡糖可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及苗期生长,玉米萌发期促进根长、芽长生长百分率分别为80.00%和86.67%,苗期促进苗长、根长、鲜重、干重生长百分率分别为33.14%、17.59%、20.93%和14.81%。综合考虑,田间试验种衣剂复配药剂选用吡唑醚菌酯及壳寡糖。5.田间防治试验表明,生防菌ZLS-3与化学杀菌剂、壳寡糖复配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有效防治茎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