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跨度隧道建设的不断涌现,现行的设计与施工规范已经不能满足大跨度隧道设计与施工的需要,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大跨度隧道设计与施工质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隧道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技术是新奥法(NATM)原理修建隧道的三大支柱之一。新奥法的理论基础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围岩的自承作用,尽可能保护隧道围岩原有强度,允许围岩变形但又不致出现强烈的松弛破坏,并及时掌握围岩和支护变形动态的隧道开挖支护的原则,使隧道围岩的变形与限制变形的结构支护抗力保持动态平衡,使施工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经济性。随着岩土理论、量测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发展,信息化施工有助于建立针对重大坍塌和破坏事件的报警系统,从而实现施工的安全和经济的目标。本论文结合湖北清江水布垭导流隧道工程,对大跨度隧道信息化施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量测原理、信息采集及量测设计、量测信息分析及反馈、施工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重点放在量测信息分析及反馈上。根据获取的量测信息,尤其是位移信息进行分析,依照各种经验方法和极限应变准则,以及有限元理论分析综合进行反馈,把握隧道的初始地应力及开挖时围岩和隧道结构的变形和受力规律,确认围岩和隧道结构的稳定性,确定合理的支护时机和支护参数,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追求工程经济性。同时,对水布垭导流隧道的大跨度地下隧道工程施工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对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保证,同时为隧道设计参数的优化及设计变更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