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通过运用中药蜂蜡热敷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患者,从临床整体疗效、腰部疼痛程度、腰部功能评分和优异性方面,观察研究该疗法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药蜂蜡热敷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的意义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以期从客观的科学评价中对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筛选2019年7月至2019年11月东莞市仁康医院中医科门诊病患,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将符合寒湿型腰肌劳损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60例受试者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中药蜂蜡热敷联合电针疗法,对照组为中医封包热敷联合电针疗法,两组针刺选取的穴位为肾俞、大肠俞、阿是穴、L2~L5腰夹脊、委中穴、腰阳关穴,患者取俯卧位,露出腰部,医者针刺后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再连结电针仪,并以TDP照射,30分钟后拔去毫针及撤掉电针仪,治疗组施以中药蜂蜡热敷于患者腰部,对照组施以中医封包热敷患者腰部。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一个疗程为5天,每个疗程期之间间隔休息一天,共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初次和最后一次治疗完成后将临床症状、体征和视觉模拟计分法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进行汇总比较,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7.0统计软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般资料用描述性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组内差异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数据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α=0.05检验水平为准,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在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VAS评分、ODI功能评分、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组内比较:在治疗后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VAS评分、ODI评分、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统计学检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比较:治疗后的治疗组VAS评分、ODI评分、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比治疗后的对照组相比均较低,统计学检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体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治疗组30例,治愈3例,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0例,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结论:1.中药蜂蜡热敷联合电针疗法与中医封包联合电针疗法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均有疗效。2.在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的总体疗效方面,中药蜂蜡热敷联合电针疗法优于电针结合中医封包疗法,且患者舒适,无不良反应。3.中药蜂蜡热敷联合针刺疗法安全有效,作用明显,患者接受度高,可以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