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参数对模内自增强共注成型单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ec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分子材料科学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聚合物材料在当今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各种新型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不断涌现。其中单聚合物复合材料在80年代被提出,单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基体与增强体为同一种或同一族聚合物,它解决了普通聚合物复合材料多相之间相容性差的问题,并且可直接循环利用。在国内外学者的不断努力下,单聚合物复合材料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研究中也面临着多种难题,如聚合物纤维在成型过程中熔融失效和材料性能不易控制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两方面,提出一种“模内自增强共注复合成型”的单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通过使用相应的成型模具和成型工艺,成功实现了不同结构单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对其性能的控制。本文以聚丙烯(PP)为原材料制备单聚合物复合材料,通过抗拉强度对比发现,三种具有不同增强体尺寸的单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均高于一次成型的普通聚合物材料,并且材料中增强体数目越多抗拉强度越高。与普通材料相比,成型后的单聚合物复合材料可能因收缩造成弯曲或表面存在收缩痕,拉伸断裂过程与普通材料也不同,表现出多种断裂状态,但拉伸过程曲线表现出与普通材料相同的变形过程。通过研究熔体温度、模具温度和注射速度对单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在其他成型工艺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注射速度或熔体温度越高,单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越低;模具温度的影响没有表现出规律性,但抗拉强度较高的单聚合物复合材料通常出现在较低的模具温度条件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种工艺参数的影响程度不同,熔体温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模具温度,注射速度影响程度最小。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分子结构和结晶状态等微观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分析结果显示,抗拉强度最高的单聚合物复合材料,因成型温度低,在基体和增强体的界面处未能形成良好的结合状态,甚至出现了增强体与基体剥离的现象;而抗拉强度低的试件因成型温度高,两部分融合状态良好。偏光结果显示成型工艺参数对增强体的表皮层厚度有着明显的影响,注射速度和熔体温度的提高均会使增强体表层厚度减小,球晶区域面积增大;模具温度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性。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单聚合物复合材料与普通材料的最强衍射峰分别在α晶晶面和β晶晶面;抗拉强度越高的单聚合物复合材料其α晶的结晶程度也越高,晶体的择优取向也越强烈;对三种增强体尺寸的单聚合物复合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单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最强峰均在a晶晶面,并且随着增强体数目的增多,材料的结晶度也越高。
其他文献
本文以地震、测井、钻井资料为基础,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在卫深 4 至昌德东地区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研究的目的层段包括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和登娄库组地层,重点
在航空工业中,铝合金和钛合金因为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等诸多优良性能,在飞机蒙皮、机身结构件、连接件、发动机盘件上得到广泛应用。飞机构件的主要连接形式为铆接和螺接,
矿产资源评价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区域成矿规律,对一定地区的矿产资源存在的可能性、资源数量、质量及经济价值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评价。随着经济的发展,决策部门不但要得到矿产总的
口孜东井田为全隐伏井田,上覆有平均厚度达591.60m左右的新生界松散层,其中含有多个含水层组。在井田范围内,新生界松散孔隙含水层在厚度、岩性结构和水动力学参数三方面均显
倒立摆控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高阶次、不稳定、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控制系统,它的稳定控制是控制理论应用的一个典型范例。倒立摆系统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系统的参数
我国各油田普遍采用注水开发技术来提高油气采收率,储层水淹是注水开发中后期油气藏不可避免的地质现象。由于我国注水开发的油田大部分是陆相沉积的,地质构造复杂,非均质性严重
本文设计了电子节气门检测平台的控制系统,实现了节气门开度的精确控制,完成了一系列产品检测任务。  首先分析了电子节气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其各个模块进行了数学建模和模
滚动轴承作为航空发动机转子的重要支撑部件,其性能好坏是整个转子系统稳定工作的关键。高速、重载等苛刻的工况要求轴承有更好的使用性能。为了评判轴承性能好坏,采用轴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