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地震、测井、钻井资料为基础,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在卫深 4 至昌德东地区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研究的目的层段包括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和登娄库组地层,重点研究登娄库组地层,对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做了探索性的研究。在认真分析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地震、测井、钻井资料的研究,认为深层各个组的界面都是超层序界面,每个组都构成一个超层序,依此将目的层段划分为 4 个超层序。登娄库组地层在研究区内发育登二段、登三段和登四段地层,依据其界面的性质,将其划分为三个三级层序。在此基础上,利用联井地震剖面的追踪对比,井震结合,建立了研究区深层地层的等时地层格架。通过对研究区构造沉降、气候变化、沉积物供给和湖平面变化等层序控制因素的分析,阐明了各种控制因素对层序发育的影响作用。并认为,构造沉降是控制断陷期地层层序发育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是控制坳陷期地层层序发育的主要因素。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对登娄库组地层进行沉积相和沉积环境演化的分析,进而通过地球物理属性预测了登娄库组各段地层的储层分布。登娄库组地层沉积相类型以河流相为主,其中登二段地层发育部分扇三角洲沉积,登三段和登四段地层河道砂体十分发育,是本区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通过对营城组一段火山岩的地震、测井、钻井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本区火山岩的岩相类型主要有火山通道相、爆发相、喷溢相和火山—沉积岩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火山岩岩相的平面展布特征,预测火山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进而预测了火山岩有利储层发育区。最后,综合生、储、盖、圈闭等因素,指出了研究区内的有利勘探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