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实验装置的研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chuanjie_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MC)凭借其功率器件开关频率低、交流输出电压谐波小、模块化程度高等优点,在高压大功率场合特别是柔性直流输电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国内外学者对MMC进行了大量研究。为了对研究成果进行实验验证,本文以设计MMC实验装置为出发点,通过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详细介绍了子模块的工作状态和MMC的工作原理;然后,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了电容电压的波动机理及其与环流的相互作用关系,指出电容电压波动以基频和二倍频为主并分析了电压波动的影响因素,同时总结了环流对电容电压波动、交流输出电压和桥臂电流等的影响。(2)介绍了两种MMC常用的调制策略:载波移相正弦脉宽调制(CPS-SPWM)和最近电平逼近调制(NLM),以及分别适用于这两种调制策略的分级均压策略和排序均压策略:前者输出谐波特性好,适用于子模块数较少的场合,后者原理简单,实现容易,适合子模块数很多的场合。针对传统的排序均压策略存在的开关动作频繁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保证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较小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开关器件的动作次数,从而降低开关损耗;通过仿真和实验对优化前后的均压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3)为了验证研究成果,设计了MMC实验装置,从理论分析出发对主电路关键参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实验装置的三级控制架构,给出了各部分的主要功能;从能量波动的角度给出了子模块电容的选取原则;从满足功率运行范围、限制二倍频环流、避免系统谐振3个方面给出了桥臂电感的选取原则。(4)针对MMC实验装置的启动问题,设计了交流侧和直流侧两种预充电方法,并对闭锁阶段和解锁阶段的充电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具体的充电步骤和限流电阻的计算方法;在交流侧充电的过程中,引入了直流电压斜率控制,可以有效抑制解锁瞬间的冲击电流。(5)提出了一种集成控制器的子模块设计方案,使用CPLD作为子模块控制器,实现本地控制和保护。从功率电路和控制系统两方面介绍了子模块的设计方法,所设计的子模块功能完善,通信简单,且具有完整的保护系统。此外,简单说明了子模块的测试方法。(6)最后,在MMC实验装置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本文的理论分析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参数选择的合理性。另外,针对MMC的整流、有源逆变、无源逆变等不同工况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实验证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同时,各种实验也综合证明了实验装置功能完善、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预期。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从陕甘宁边区实际情形出发,克服了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萧条、社会风气差等重重困难,形成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民主政权,营造了奋发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醉花阴》作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在历史、文化、文本以及写作技巧方面具有明显的互文性特点,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文学继承意识与高超的创新能力,不仅是古代文学继承与创新的
一、案例再现1.失败的教学案例及症状分析。【案例】“圆周长公式推导”教学片段。(课前,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师:圆周长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生1:和直径有关。 First, the c
<正>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党一贯重视反对官僚主义,长
一、主题酒店出现的背景现今的酒店,早已不是以往旅途中客栈,驿站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具有了更为丰富的物质内容和多彩的精神实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准和素质的提高,人们对酒店的
为了解生物因素在地膜降解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6种不同可降解地膜在南疆2种典型土壤林灌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中的生物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和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面对新课改的倡导,情感教学的价值与优势也渐渐地凸显出来,所以说,情感教学也逐渐地成为
由于长期精神疾病的折磨,加上躯体各器官的老化,老年精神病的躯体疾病的发生亦不断增加,而做好这些老年病人的饮食护理则越发显得重要,因而作者对我院的40名60岁以上的老年精
会议
葛根又名粉葛、系从野生葛藤筛选培育成功的品种,为豆科植物葛藤属.其生态适应能力极强,根部含有大量根瘤菌,只要有土(盐碱土和低哇积水地除外),不论肥力高低,均能良好生长.葛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对ICU行抗凝治疗危重患者细菌感染严重程度评价及预后评估的可行性。方法:1.于2010年10月到2010年12月观察24例入住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