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完善问题研究 ——以J区M镇为例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许多同上海一样的地区都面对“垃圾围城”的窘境,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矛盾。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多重视后续环节,然而,其他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源头分类才是重中之重。它可以极大地减轻末端处理的压力,提高处理效率,可以作为我国今后垃圾分类回收处置的方向。垃圾具备潜在价值,只要方法恰当,就可以变废为宝,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赢”。作为第一批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上海的垃圾分类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从曹杨五村到各区县。市政府为此也制定了很多配套措施,但是,效果始终差强人意。众所周知,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一项公共服务,具有外部性特征,离不开国家统筹安排,政府能否有效供给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本文首先从理论基础出发,分别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公共产品及政策执行偏差进行定义,认识到垃圾分类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还应该鼓励个人、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与此同时,在具体执行时,可以灵活运用各项政策工具,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接着,本文对垃圾分类政策理论进行了学习,分别是外部性理论、政府干预理论、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经过各个理论的优点、缺陷和适用情况的梳理。发现我国从上至下的政府管理结构,恰好符合史密斯模型。为了深入研究,本论文默认目前的政策合理。因为影响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因素众多,本论文采用史密斯过程模型理论,在认真回顾上海市垃圾分类相关政策的历史和执行现状的基础上,与预期作对比,以政策执行偏差为研究对象,从主体、客体和环境分析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并探讨三者对政策产生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说明政策执行偏差的问题,本文以J区M镇的两个小区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面对面访谈,发现情况如下。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取得了一些成果:社区清运情况良好;住户认知正确;居民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但是,政策执行也存在不少偏差:执行主体象征性执行政策;民众对政策不甚了解;政策环境还未成熟等。紧接着,本论文得出执行偏差的原因有:政策执行工具利用不足;目标群体认识不充分;政策环境约束不够。为了找到解决垃圾分类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建议,本文借鉴了日本的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经验,结合上海市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从史密斯模型入手,探讨符合上海发展实际的政策执行的建议:加强政策的强制性、可执行性和连续性,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执行机构权责匹配、完善配套设施、适当征收费用,增强垃圾分类执行主体的执行力;持续宣传、增加物质奖励、协同治理、提高全民素质,调动目标群体积极性。完善法律,呼吁政治关注、激活市场,提倡企业竞争、落实监督,鼓励居民参与。试图为本地区持续改进垃圾分类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范围不断被扩散,中国电影美术已然不仅只是电影的表达语言,更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水平,是中国艺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是以,中国电影美术的艺术文化需要有前赴后继的学者进行理论研究,来形成一种知识体系,将其丰厚内涵、美学理念进行推广传播,渗透进普通大众的思维定势认知中,感受中国电影美术艺术文化的魅力。伴随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以传统媒体为代表
生态公益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一个重要类别,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具有保持生态平衡、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主体性功能,并承载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生态公益林功能发挥的好坏取决于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及其补偿效益。林农作为生态公益林管护的主要执行者和生态公益林补偿的主要受益者,其意愿对生态公益林补偿评价和管护人员的选拔方式对于今后生态公益林管护政策修订完善具有重要影响。安徽省金寨县为林业大县,本研究在国
“三农”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所提出的,可是实际上“三农”问题的出现却是由来已久,只是在现阶段,“三农”问题体现的尤为突出。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以农业为核心的国家,但是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内在农产品加工领域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农产品加工产业从社会层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与农业工作者紧密相连,另一方面与城市消费者密不可分,是沟通农村与城市的重要桥梁,同时也是农业和工业的重要枢纽,但总体而言,农
在股东大会中,股东能够利用其投票表决权来行使对上市公司的决策权,例如对公司的利润分配、人员任命、合并分立转让等等事务发表自身意见,这不但是对公司重要的事务的间接性参与,也能够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他人侵犯,并使其获得应有的投资回报。然而,股东大会上的行权特点制约了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在行使其表决权时,股东往往是相对被动且消极的。股东会所能做的全部事情就是在股东大会上或者赞同或者否决由董事会提出的议案
普特南是美国著名心灵哲学家,他的功能主义理论是心灵哲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普特南留给心灵哲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是他能不断创新的哲学观点,并以自我反对和批判精神不断修正自我提出的哲学观点。本文从普特南研究功能主义的契机作为切入点,对普特南功能主义的开端进行描述。通过分析知道了普特南功能主义的内涵还有提出之后面临的困境,最后走向反对之路的心路历程。尽管普特南倡导了功能主义,同时遭遇了诸多人的质疑,也曾被普
现阶段,我国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社会问题依然存在,由于贫困等原因无力自我改善居住环境,居住于基本安全难以保障的危旧房屋中,基本居住权利难以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安全住房保障存在不足。在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之际,农村低收入群体安全住房保障机制仍处于缺位状态,逐步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安全住房保障机制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民生的要求,在保障公民基本住房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城市不断向郊区乃至农村地区扩张,城乡结合部也就成了“城中村”和违法建筑孳生的温床。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生态环境和城市的安全宜居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就明确指出,中国城镇化要解决好“三个一亿人”问题,其中就包括集中力量进行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习总书记更是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
对于清代乡土社会民事调解制度的解读不应耽溺于从静态的视角去分析,而应当具备一定的空间视域和时间视域,并注重考察该制度的动态运行机制以及其配套制度的设置及文化价值观的支撑,以期深入参透该制度的运作机理。第一部分的文献综述,笔者撷取国内外诸位学者对于清代民事调解制度的研究精华以作铺垫。在此基础上,本着推进研习清代乡土社会民事调解制度的初衷,依着研究视角的兴趣导向和研究能力的量力而行,以个案解读的形式进
口译是对外交流的纽带,中外沟通的桥梁。随着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交往日益频繁,对口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口译不是单纯的言语行为,而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多种因素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口译任务的完成质量。陪同口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口译形式之一。本研究是笔者参加2016年Touratech中国(合肥途泰克商贸有限公司)举行的骑行事件所做的口译实践报告。本文描述了任务的背景,并对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在产业集群中,知识被不同的个人和组织所掌握,多元化主体产生了多元化的知识源,企业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的作用,要想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进行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然而,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却严重阻碍了产业集群企业间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打破了知识转移过程的链条。如何通过声誉效应约束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过程中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使产业集群能够充分发挥集群知识共享的优势,产业集群企业主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