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复性”思想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py2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一浮是近现代学术史上的一位儒学大师,与梁澈溟、熊十力齐名,然而学界对马一浮先生其人其学所知甚少且争议颇多,对马一浮先生的关注显然不足。现有的马学研究的通行做法是将“六艺论”作为马一浮的学术文化观,将“义理名相论”作为其哲学思想,而从“复性书院”的教育实践中引申出其教育思想,或者从文学的角度探讨其诗学。笔者拟撇开这一流行的研究范式,而以“复性”立论,标明其宗趣,彰显出马先生为学的一贯之道。 本文共包括五章。第一章从从近代以来的学术文化背景出发,结合马一浮先生本人的人生际遇,试图为马一浮先生思想的形成寻求一个背景式的说明。第二章就马一浮先生所理解的道德形上本体予以阐释,为马一浮先生“复性”思想的开展提供形上本体论的根据。第三章围绕如何才能“复性”的问题具体探讨了马一浮先生为此所设定的四种修养功夫,以及功夫之间的彼此涵摄关系。第四章对经由“复性”之功夫而成就的君子所显发出的魅力人格及光辉业绩进行了讨论,从形下的角度说明“复性”之效验。第五章从传统文明的延续与现代西方文明的困境相互观照的角度,对马一浮先生的“复性”思想所可能具有的建构性意义作了商榷性地探讨。 本文拟透过马一浮先生的视角,对我们已经疏离了的传统,对已经被解构掉了的儒学进行重新的打量与审视。笔者以为这种重新的打量与审视不仅对于重新认识自己,重新估价自我十分有益,而且对于中国当前方兴未艾的现代化建设与重铸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亦将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和谐是消除了绝对对立的不同元素所组成的有机的整体,这一整体必须处于运动的、开放的、前进的状态。和谐的社会是生态、社会和心灵三个系统的统一。社会不和谐表现为矛盾、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曾经经历了漫长的缓慢发展时期,经历了几次工业革命,科技迅速地发展起来。当前,我们正经历着科技的
数千年来,家庭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它是社会最进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历史发展总体而言,家庭是稳定的、和谐的;但从微观层面而言,家庭内部充满了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分家析产
STS领域的中心任务是诠释科学技术的社会过程,显示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走向交融整合的趋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研究是STS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既是
传统民本思想是我国几千年来历史发展的积淀,不但是儒学文化的珍贵精华,同时还是我国传统文化持续创新的主要脉络。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西方近代
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发展不断进步,经济水平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看似朝着更高目标及层面阶梯式跃进,实则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和环境危机。过度的资源开采、重度污染的侵蚀使得环境承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思想驳杂,其理论涉及文学和文化的诸多方面。本论文所论述的仅仅只是他所谈论的众多问题中的一个,即他提出的第三世界文学的“民族寓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