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胃底腺息肉(Fundic gland polyps,FGPs)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和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H2受体阻滞剂(H2-receptor antagonist,H2RA)及胃黏膜保护剂的关系;ki-67抗原在胃底腺息肉中的表达情况。明确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服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断剂及胃黏膜保护剂是否是引起胃底腺息肉的因素。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ki-67抗原在胃底腺息肉以及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明确胃底腺息肉的发生与发展。方法:入选标准:息肉组: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镜中心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接受胃镜检查发现胃息肉的患者,询问既往服药史,并取活检,同时取胃窦部组织行Hp检测。对照组: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镜中心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接受胃镜检查诊断为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询问既往服药史,并取活检,同时取胃窦部组织行Hp检测;用做免疫组化的20例胃腺癌是我院病理科确诊病例,确诊前未行放化疗。服药情况:息肉组和非萎缩性胃炎组服药者其服药时间,持续服用PPI、H2RA、胃黏膜保护剂常规剂量均为1年以上或1年中间断服药时间累计6个月以上。最终经病理证实胃底腺息肉患者70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的方法检测,胃底腺息肉组和对照组年龄及性别无明显差别。免疫组化采用S-P法。最后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胃底腺息肉组和对照组Hp感染例数分别为28例(40%)、26例(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胃底腺息肉组和对照组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分别为11例(16%)、6例(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胃底腺息肉组和对照组服用H2受体阻断剂分别为7例(10%)、5例(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胃底腺息肉组和对照组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分别为6例(9%)、5例(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ki-67抗原的表达率在非萎缩性胃炎组、胃底腺息肉组和胃腺癌组分别为5例(25%)、14例(20%)、16例(80%);在胃底腺息肉组和非萎缩性胃炎组中的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底腺息肉和胃腺癌组中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p的感染、长期服用PPI、H2受体阻断剂及胃黏膜保护剂均不是导致胃底腺息肉发生的因素。2、ki-67抗原在非萎缩性胃炎组和胃底腺息肉组中表达无明显差别,而在胃腺癌组中和胃底腺息肉组中表达有明显差别,表明胃底腺息肉为良性病变,一般不具有恶变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