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已经不再是柯布西耶“居住的机器”的时代,而是与使用者的感受和心理密切联系的空间环境。当今医疗技术和医学模式日新月异的发展促进着现代医疗建筑住院部的组成部分和结构要素的变化。由于如今的“整体—医学模式”不仅是考虑患者生理的疾病状况,更多地关注了心理,从治疗疾病发展成为预防疾病。因此,护理单元的功能也不会只是为了“治病救人”而单一地存在,而是要结合患者的需求创建便利、舒适、柔和、温馨的生活化的就医环境。在空间设计时要从规划角度来考虑使用者的感受和需求。在医疗建筑住院部中,护理单元在医院住院部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要展示医院的形象,还对各个功能部分起到连接和整合的作用。研究护理单元空间问题,对患者来说可以改善医疗环境,对于医院方而言,则可大幅提升医院的形象。本篇论文是探讨护理单元的空间与使用者主体行为心理的关联和必要性问题,从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出发,对相应空间的设计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不单从初步设计针对不同功能空间进行有效设计,还能提高整个建筑过程的质量,不仅如此,对于已经建成的建筑也可起到相应的参考作用。目前国内外对“建成环境评价(Built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BEE)”研究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本篇论文分为六个章节,它们是具有前后逻辑关联的又统一整体的部分:第1章为绪论部分。是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概述,为后面章节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2章是对我国医疗建筑护理单元的设计原则和发展模式的总结和陈述,阐述护理单元的发展情况。第3章为医疗建筑护理单元使用者行为心理需求分析,对不同使用者进行分类并探求使用者的行为与心理模式,得出与论文相关的行为心理模式,为下一章节调查问卷的设计提供依据,并证明该论文的科学性。第4章为大型综合医院(以成都地区为例)普通护理单元空间调查问卷及结果解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两大使用主体对空间环境的需求,为下一章节做铺垫。第5章为基于行为心理的护理单元空间设计研究,也是本篇论文的重点章节,基于上两章节使用者行为心理模式分析与问卷调查,有针对性的把护理单元空间进行有效划分并提出设计研究方法。第6章节是本篇论文的总结和结尾部分。针对前面的论述进行总结和科学性的考证,从而证实本篇论文的科学性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