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表明:T.M.J在受到一次较为严重的间接性损伤后可致关节的损伤,强直或骨关节病的形成.无论病程如何转归,均伴随炎症及血管形成。本次研究通过对家兔T.M.J进行间接性损伤后于其关节腔内注射Anti-VEGF(VEGF为促血管生成的主要因子之一)试剂,从而进一步研究拮抗血管形成因子对于T.M.J间接性损伤组织的影响。VEGF最初发现是由肿瘤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它能增加局部血管对血循环中大分子的通透性,称之为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t VPF)。目前认为VEGF是属于分泌性糖蛋白,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增殖和迁移的特异性因子,能增强血管通透性,诱导新血管形成,增加组织血流灌注和改善组织缺血状态。VEGF在极低的浓度(<1nmol/L)就能发挥有效的促进血管通透性作用,其作用强度相当于组胺的5万倍。Brown等研究显示在伤口损伤后2~3天即有特殊的高通透性血管形成,并持续7天以上。VEGF主要通过上调内皮细胞表面整合素受体的表达,诱使称为骨桥的粘合糖蛋白与之结合,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它还能增加细胞间粘附分子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的水平及诱导内皮细胞上其配体和受体的表达,并上调丝氨酸蛋白酶活性,从而降解过于稠密的细胞外基质成分,促进血管形成。颌面部损伤,特别是下颌骨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常间接地造成颞下颌关节(TMJ)损伤,引起髁状突骨折,损伤性骨关节病,关节内纤维增生以致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和后遗症。虽然病变转归多种多样,但常见的滑膜炎、骨降解、骨赘形成及软骨下骨板增厚的特征性改变已得到广泛的认同。无论何种病变均伴随着炎症性的血管生成这一病理过程。关于血管生成的详细过程已有文献报道,血管生成可能是炎症的重要的维系因素而不是炎症的启动因子。关节内的持续炎症可使关节组织破坏并最终导致骨修复的一系列病理过程。新生血管对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增加,促进水肿形成如可溶性E选择性蛋白的粘附因子在新生血管中高度表达促进炎症细胞侵润,新生血管向炎症区域运输炎症及营养物质有能维系炎症反映不仅如此,新生血管缺乏神经和肽类物质的调节因子,从而缺乏对炎症血管的调节作用。血管生成通过增加炎性细胞侵润还可以间接刺激血管生成。滑膜炎早期阶段的血管生成可以促进急性炎症向慢性炎症的转归最终导致组织破坏和增生。而作为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关节疾病中的发生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近来研究证实机械应力及缺氧等因素可刺激关节组织细胞表达VEGF等血管原性因子,从而促进血管生成。本次研究通过于对创伤性关节炎的关节内定期注射VEGF的拮抗试剂(VEGF的多克隆抗体),试图干扰血管生成这一病理过程,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及推论认定本次实验已达到预期效果。目前,对于间接性TMJ损伤可以导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MJOA)及其他临床病症机理尚认识不清。一些研究认为,损伤破坏或抑制了髁突软骨的增殖能力,引起软骨基质的进行性丧失,从而导致临床各病症。但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实验研究报道。而对于TMJ严重损伤的治疗也多以手术为主。通过本次实验的研究,希望能建立一个关于TMJ间接损伤的多元的病因及治疗途径。方法1用常规组织HE染色方法检测32个家兔TMJ的关节滑膜及关节软骨。2应用Safranin O染色方法检测家兔TMJ的关节软骨,并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3应用病理损伤指数,关节滑膜血管密度积分和关节软骨含量。结果1经常规HE染色方法检测家兔TMJ的关节软骨病理损伤指数。关节软骨实验组的均数和标准差为1.25±0.46/4周,2.00±0.53/8周。对照组的均数和标准差为2.88±0.35/4周,3.25±0.46/8周。经小样本单因素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实验组和对照组4周和8周的P值均小于0.05。2经常规HE染色方法检测家兔TMJ滑膜的血管密度积分。关节滑膜实验组的均数和标准差为5.25±0.71/4周,6.13±0.83/8周。对照组的均数和标准差为19.25±1.28/4周,29.00±1.85/8周。经小样本单因素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实验组和对照组4周和8周的P值均小于0.05。3经Safranin O特殊染色检测家兔TMJ的关节软骨的软骨含量。关节软骨实验组的均数和标准差为2.48±0.21/4周,2.89±0.14/8周。对照组的均数和标准差为1.59±0.29/4周,1.75±0.16/8周。经小样本单因素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实验组和对照组4周和8周的P值均小于0.05。结论本实验通过常规和特殊染色方法检测家兔病理损伤指数,关节滑膜血管密度积分和关节软骨含量。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软骨含量和干扰组软骨含量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病理损伤指数也有统计学差异,可见应用拮抗血管生成试剂可显著提高TMJ间接损伤的关节软骨含量,提示血管抑制剂断TMJ关节软骨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