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沂孙是宋末元初的著名词人,本文联系王沂孙所生活的两个不同阶段,把他的词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分别加以探讨,并把他后期的词作放在亡国词发展的流程中予以审视,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词人在尴尬困境中的艺术表现及其背后所潜藏的社会文化心理,期望能够对理解宋末遗民词人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有所启示。文中分为五部分进行了论述,第一章探讨了王沂孙的生平及人格,第二章详细分析了王沂孙南宋灭亡之前的词作,第三章探讨了王沂孙南宋灭亡之后的词作,第四章主要是对王沂孙后期词作文化心理学上的观照,并解析了其恋宋情结,第五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王沂孙词在清代词坛的接受状况作一简单的描述。最后,文章作了结语,认为词人亲自命名的《花外集》成功地表现了词人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的生存感受与体验,以高超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词人强烈的社会关怀意识,折射出宋代士人崭新的精神风貌,体现出对《花间集》的反拨与超越,引起后来者的注目与推崇,另外,他的词也因肩负起历史的沉重而具备了诗的品格,成为后世推尊词体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