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对于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已成为锂离子电池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富锂岩盐结构材料凭借高容量(>200 m Ah g-1)及高能量密度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该材料还存在着一些本征缺陷,如电压衰减严重,高倍率性能差等。为克服以上缺陷,国内外学者多以锰基材料为基体通过元素掺杂与表面包覆提高性能,但对于镍基材料的改性研究甚少。考虑到镍基材料涉及双电子反应而具有较高理论容量,且镍离子溶解问题较锰离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于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已成为锂离子电池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富锂岩盐结构材料凭借高容量(>200 m Ah g-1)及高能量密度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该材料还存在着一些本征缺陷,如电压衰减严重,高倍率性能差等。为克服以上缺陷,国内外学者多以锰基材料为基体通过元素掺杂与表面包覆提高性能,但对于镍基材料的改性研究甚少。考虑到镍基材料涉及双电子反应而具有较高理论容量,且镍离子溶解问题较锰离子小,本文以镍基材料Li1.2Ni0.3Ti0.3Nb0.2O2(LNTNO)为基体,在研究LNTNO理化性能与不足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包覆材料(碳、Al2O3及碳+Al2O3)对LNTNO进行改性。同时系统地研究了表面修饰对材料理化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NTNO正极材料,并研究其理化性能。结果表明,LNTNO为阳离子无序岩盐结构,粒径在150 nm以内,在20 m A g-1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06.8 m Ah g-1,库伦效率仅为77.2%,在40 m A g-1下经50次循环后容量仅为122.5 m Ah g-1,容量保持率仅为76.5%。Insitu-XRD显示材料中不可逆氧释放问题较富锂锰基材料更小,但XANES与XPS测试表明材料中Ni2+/Ni4+与O-/O2-活性有限,且仍然存在不可逆的氧释放。接着,通过液相法结合不同温度(350,400,450,500℃)的烧结在LNTNO表面包覆不同含量(m(LNTNO):m(蔗糖)=5:1、6:1、7:1、8:1)的碳层。研究表明:碳包覆没有改变材料晶型结构。采用合适碳源烧结温度(450℃)及碳源比(6:1)所得LNTNO@C的锂离子扩散系数为5.568×10-13 cm~2 s-1,高于原始材料的两倍;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68.2 m Ah g-1,在40 m A g-1下循环50次容量达187.4 m Ah g-1,容量保持率为81.6%;同时,LNTNO@C(450℃,6:1)表现出更好的高倍率性能,400 m A g-1的电流密度下容量达176.4 m Ah g-1。XPS测试表明碳包覆主要通过提升O-/O2-活性来提高材料容量,通过提高电子、离子电导率改善倍率性能。而后通过液相法结合固相烧结在LNTNO表面包覆不同含量(0.5,1,2,3wt%)的Al2O3。研究表明,Al2O3包覆没有改变材料晶型结构。采用合适包覆量(1wt%)所得LNTNO@Al2O3的锂离子扩散系数为9.339×10-13 cm~2 s-1,较原始材料增大三倍;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08.1 m Ah g-1,在40 m A g-1下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3.4%。Al2O3层通过降低材料晶格参数提高Ni2+/Ni4+活性,提升中值电压。另外Al2O3层减少副反应,降低界面及电荷转移阻抗,提升材料循环寿命。最后,采用液相法结合高温烧结对LNTNO进行碳与Al2O3双重包覆。研究表明:双层包覆后材料保持阳离子无序岩盐结构,粒径在200 nm以内。双层包覆后样品LNTNO@C-Al2O3的锂离子扩散系数为1.74×10-12 cm~2 s-1,较原始材料LNTNO高一个数量级;且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24.9 m Ah g-1,在40 m A g-1下循环100次后容量达161.2 m Ah g-1,保持率为81.5%。XPS、XAS与DFT结果表明双层包覆后材料中氧空位增多且Ni 3d能带与O2p能带重叠降低,表明材料同时具有更高的O-/O2-与Ni2+/Ni4+活性,碳包覆层提升容量及高倍率性能,而Al2O3包覆层降低阻抗并提高循环寿命。
其他文献
固态锂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而备受关注,是未来储能科技的发展方向之一。但目前固态锂电池距离全面商业化仍有一段距离,其主要问题是其关键材料固态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低和界面相容性差,特别是锂金属的活泼性较强,极易与固态电解质发生反应,生成持续生长的不稳定界面,从而导致电池性能的快速衰减。本文针对固态锂电池的电解质/锂负极的界面问题,在聚碳酸丙烯酯(PPC)/La2Zr2O7(LZO)/LiTF
随着国家汽车产业的逐渐成熟,汽车的产量以及销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即使近两年受疫情以及转型的影响,销量略有下降,但也处于快速回暖的状态中。中国汽车行业目前正处于寒冬期,激发了企业间的强烈竞争与合并。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各厂商对于新车型的研发越来越重视,而汽车车身覆盖件的开发、质量以及成本问题正是新车研发中重要的一环。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与优化设计方法的结合,对覆盖件开发和质量提高来说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研
TC16钛合金因具有优良的强韧性、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等特点,被认为是航空工业生产钛合金紧固件的理想材料。同时,退火态TC16钛合金棒材具有优异的冷加工塑性,其室温锻压比达到1:4,压缩后可直接使用或固溶时效后使用。因此,研究TC16钛合金棒材压缩变形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TC16钛合金热轧棒材作为对象,研究其室温压缩成形性能,并通过冷轧实验试制了TC16钛合金板材,同时研究了热处理对TC16钛合
油脂类能源物质的高效转化利用是实现“碳减排”以及“碳中和”的一条重要路径。通过裂解法制备的生物燃油,具有工艺简单、副产物少、获得的液体生物燃油热值高、原料适应性广、不会产生甘油等优点而备受人们关注。而油脂直接热裂解产生的油脂酸值过高,会加剧发动机磨损以及形成严重的结焦。为了使裂解油在发动机上能高效应用,须对其进行脱羧处理。本文以椰子油为原料,通过液相裂解和气相催化裂解方法制备高品位的生物燃料,探究
本文基于欧几里得空间中的Fletcher-Reeves(FR)共轭梯度法与Dai-Yuan(DY)共轭梯度法,并使用与spectral共轭梯度法和修正FR共轭梯度法相类似的搜索方向,通过对修正FR共轭梯度法与修正DY共轭梯度法进行凸组合,进而构造了一种新的混合共轭梯度法。可验证,本文中的混合共轭梯度所产生的搜索方向与梯度总满足充分下降条件。由于其下降性质与线搜索条件独立,因此该搜索方向总作为混合共
现代汽车不断追求轻量化和安全性,尤其是汽车的安全性,是围绕人们身边的永恒话题。传统钢材制造的汽车安全部件,单位质量吸收的能量效果较差,已不满足汽车安全部件的要求。而7000系铝合金拥有低密度、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等优点,在汽车安全部件上具有重大的应用背景。本文采用了金相、SEM、EBSD、TEM、硬度和拉伸性能等测试方法系统的研究了固溶和时效工艺对7003铝合金挤压型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
在众多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中,掺铝氧化锌(AZO)薄膜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无毒、成本低等特点,受到了研究人员们的密切关注,广泛应用在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和红外辐射反射层涂层等方面。近几年来,随着光电功能材料的快速发展,对光电薄膜材料的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研究者们都欲在提高薄膜光学和电学性能上取得进一步地突破。目前,研究者们更多的是通过在AZO薄膜上复合金属层的方法来提高其综合性能,但大
传统金融学认为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人,面对所有股市信息都能通过理性分析来做出最终决策。而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不是绝对理性的人,在做决定时不单单依据自身的理性判断,情绪等非理性因素也会对其决策产生影响。情绪水平逐渐成为投资者决策的风向标,研究情绪传播过程十分必要。首先,本文在考虑脉冲干扰作用时引入双时滞,从而构建了脉冲双时滞情绪传播模型。然后通过构造离散系统的脉冲频闪映射证明了平衡点的存在性,使用微分
轮胎空腔共振噪声是由路面不平度激励轮胎内部空气腔产生共振继而产生的噪声,并通过轮辋、悬架等汽车零部件传递到驾驶室,进而形成特定频率范围内的结构噪声。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轮胎空腔共振噪声越发引起了车辆以及轮胎制造厂的重视。用吸声材料降低空腔共振噪声已被众多学者证实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本文利用试验和声学有限元仿真法探究吸声材料对轮胎空腔共振噪声的影响规律。为研究吸声材料对轮胎空腔共振的影响,
难溶性药物的开发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巨大地挑战,溶解度又是限制生物利用度的关键因素。常用于增加溶解度的技术包括前体药、环糊精包合物、表面活性剂、微粉化、成盐、晶型筛选、固体分散体等等。本课题以酮式类胡萝卜素物质虾青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处方前研究确定适用于虾青素的有机溶剂体系,筛选出适用于虾青素的增溶、增稳和抑晶辅料,利用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复合胶团微囊化物,对其技术工艺和处方进行优化和性质表征,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