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过去几十年,胃癌的总体发病率逐渐下降,但其中贲门癌的发病率却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了彻底清除肿瘤细胞及淋巴结,临床手术切除时通常一起切除脾脏,但是脾切除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分析联合脾脏切除术在贲门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同时研究贲门癌组织中VEGF、MMP-9和E-cadherin等相关标志物蛋白的表达,探讨联合脾脏切除在外科手术治疗贲门癌中的价值和意义以及VEGF、MMP-9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贲门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为贲门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348名胃贲门癌患者,其中105名患者进行全胃切除结合脾切除术(脾切除组),243名患者只是进行单纯的全胃切除手术(脾保留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预后因素,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贲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VEGF、MMP-9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1、脾切除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20.8%,脾保留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30.5%,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贲门癌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P<0.01),而脾切除不是贲门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206)。3、贲门癌组织中VEGF、MMP-9和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31%、60.25%和21.23%,癌旁组织中三个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11.41%、13.24%和51.74%,三者的表达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小于0.01。4、VEGF、MMP-9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有关。VEGF和MMP-9的表达随着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强,而E-cadherin的表达则与之相反,随着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5、VEGF、MMP-9和E-cadherin的表达与患者5年生存率相关。VEGF和MMP-9表达越高,患者5年生存率越低(P=0.012,0.015),而E-cadherin表达越高,患者5年生存率越高(P=0.006)。6、线性相关分析表明,VEGF与MMP-9呈正相关(r=1.357,P<0.05),与E-cadherin呈负相关(r=-3.241,P<0.05,MMP-9与E-cadherin呈负相关(r=-2.563,P<0.05)。结论:1、脾切除术不适合所有类型的贲门癌患者,适合浸润深、淋巴结转移多的患者。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贲门癌患者重要预后因素,而脾切除不是贲门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2、VEGF、E-cadherin和MMP-9在贲门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三者的异常表达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