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模型,观察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以及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治疗组肾功能、肾组织病理学、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探讨HBO治疗对缺血再灌注肾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期进一步阐明HBO对肾IRI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460135); 贵州省教育厅创新群体重大研究项目[黔教合KY字(2017)04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模型,观察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以及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治疗组肾功能、肾组织病理学、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探讨HBO治疗对缺血再灌注肾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期进一步阐明HBO对肾IRI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即假手术组、IRI组以及HBO治疗组,每组分为1h、3h、6h、12h四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小鼠。假手术组:仅切开腹腔,双侧肾蒂不阻断,于相应时点切取双肾及采血;IRI组:切开腹腔,双侧肾蒂阻断45min后开放血流,分别于再灌注后1h、3h、6h、12h切取双肾及采血;HBO治疗组:切开腹腔,双侧肾蒂阻断45min后开放血流,分别于再灌注后0h、2h、5h、11h时行HBO治疗1h,HBO治疗后切取双肾及采血。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SCr值,HE法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RT-q PCR技术及Western blot检测Fas、FasLm 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肾功能变化:肾IRI组SCr值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HBO治疗后则显著降低(P<0.05);假手术组内各时间点SCr值无明显差异;肾IRI组和HBO组内1h和3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点SCr值差异显著(P<0.05),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SCr值逐渐增高。2.肾组织病理变化:假手术组各时间点肾组织形态学正常,未见明显改变。肾IRI组在1h和3h时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浑浊肿胀,6h时可见胞浆颗粒样变性,刷状缘消失,12h时可见管腔内可见少量坏死脱落的碎片,肾小管间质有少量出血,随再灌注时间延长病变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经HBO治疗后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间质出血等病变均有所减轻,在再灌注早期最明显。3.细胞凋亡情况:假手术组肾组织中偶见TUNEL阳性细胞,而IRI组的肾组织中可见TUNEL阳性细胞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HBO治疗后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1);假手术组内各时间点相比较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异,而IRI组和HBO组内各时间点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组化结果:Fas和FasL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一致,Fas、FasL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肾小球无表达,而FasL蛋白在细胞核少量表达。相对定量分析显示:肾IRI组各时间点二者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HBO治疗后各二者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假手术组内各时间点二者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而在肾IRI组和HBO治疗组内各时间点二者的表达量均有明显差异(P<0.05),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二者的表达量逐渐增加。5.RT-qPCR结果:Fas和FasL mRN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也一致,二者在肾IRI组各时间点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HBO治疗后二者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假手术组内各时间点二者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IRI组和HBO治疗组内12h表达量较1h、3h、6h时明显增加(P<0.05),且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二者的表达量逐渐增加。6.Western blot结果:Fas和FasL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也基本类似,二者在肾IRI组各时间点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HBO治疗后二者的表达量则显著降低(P<0.05)。在假手术组内各时间点二者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二者的表达量均逐渐增加。在肾IRI组内1h和3h时二者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其余时间点差异明显(P<0.05);HBO治疗组内Fas蛋白各时间点的表达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FasL蛋白表达量在1h和3h时无明显差异,其余时间点差异显著(P<0.05)。结论:1、肾IRI可能通过激活细胞凋亡Fas/FasL信号通路促进肾组织细胞凋亡,加重肾损伤;2、HBO治疗可通过抑制凋亡蛋白Fas和FasL的表达,减少肾组织细胞凋亡,进而减轻肾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尿道下裂修复术治疗的初治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总结分析初治尿道下裂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初治尿道下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中记录数据和术后并发症随访资料。其纳入标准:(1)初治尿道下裂患者;(2)年龄<18岁;(3)一期手术及分期手术均为同一主刀医师;排除其中不符合研究要求的资料,排除标准:(1)数据资料缺失患
目的:探讨不同脐带挤压长度对早产儿临床指标的影响,为探索早产儿脐带挤压最佳长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2019年08月至2020年10月在遵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168例,根据不同脐带挤压长度及断脐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随机分为4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2例。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早产儿娩出后,分别采取脐带挤压长度1
目的:设计适合调研珠海市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单纯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为珠海市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单纯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一级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设计“单纯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以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为基础了解珠海市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单纯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现状,结合流动人口的社会学特点及单纯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理论知识及临床治疗经验,初步构建初始调查问卷的条目及维度,通过两
目的:既往研究发现裁剪去粘膜回肠代输尿管短期内排尿通畅,但其动力与输尿管壁是否存在纤维化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检测不同时段裁剪去粘膜回肠输尿管平滑肌细胞中TGF-β1、b-FGF的表达,探讨其纤维化,评价其稳定性,预测远期效果。方法:购买实验用标准健康成年比格犬15只,饲养观察稳定后称重,用3%戊巴比妥钠1ml/Kg腹腔注射麻醉,经右侧腹直肌切口进入腹腔,切除右侧输尿管,距离回盲部约10.0c
目的:本研究拟采用高糖(HG)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建立体外高糖模型,并通过沉默和过表达HK-2细胞中的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水平以进一步了解ALR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K-2细胞分为:低糖组(LG组,5.5m M)、糖浓度为14m M组(NG组)、高糖组(HG组,30m M)、糖浓度为45m M组(
目的:体外研究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高糖作用下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Rat 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RGECs)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途径及炎性细胞因子IL-6表达的影响。方法:1.取对数生长期的RGECs,分为正常组(5.5mmol/L葡萄糖,N组)、甘露醇组(5.5mmol/L葡萄糖+24.5mmol/L甘露醇,M组)、高糖组(30mmol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结石梗阻性肾积水对MPCNL(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为MPCNL治疗不同肾积水的上尿路结石提供临床实践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因肾结石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MPCNL治疗的165例患者资料;通过术前泌尿系B超将患者分为四
目的:对比运用自体筋膜尿道中段吊带术与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 (Tension-free Vaginal Tape Obturator,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院泌尿外科在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行尿道中段悬吊术患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47例患者。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式不同,将纳入患者分成自体筋膜悬吊术组(15例)与TVT-O组(32例)。
目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中,观察胸段硬膜外镇痛(thoracic epidural analgesia,TEA)对腹内压、肾功能、AKI发生率及CRRT上机率、肾灌注等的影响,初步评估TEA对SAP继发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否具有保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组纳入2019-2020年诊断SA
目的:探究细胞焦亡在小鼠膀胱出口梗阻(BOO)导致的膀胱病理生理变化中的作用,初步探索BOO对细胞表面整合素的影响以及与细胞焦亡的关系。深入了解和认识BOO过程中膀胱平滑肌细胞功能发生变化的特点,为BOO后膀胱功能损害的预防及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人为构建小鼠膀胱出口梗阻疾病模型,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q RT-PCR检测膀胱中蛋白及基因的变化;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膀胱的组织形态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