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癌症,而且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其他常见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但是胰腺癌引起的死亡率和死亡人数却在逐渐增加,而且大部分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不超过5年。手术切除是治愈胰腺癌的最佳手段,但是,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绝大多数的患者都是在癌症晚期才被诊断出来,导致错过了手术切除的最佳时期。此外,胰腺癌患者对临床上使用的大多数的化疗制剂的反应很差。胰腺癌的高死亡率也显示了现有的医疗水平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所以急需提高临床检测水平来防治胰腺癌的发展。胰腺癌的早期防治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大部分的胰腺癌患者在患病初期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被识别的症状,因此,很多患者都是在癌症转移到其他器官以后才被诊断出来。目前,对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尚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指标。因此,深入了解胰腺癌的发病机理,鉴定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标志物,对于胰腺癌的早期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肿瘤抑制因子cylindromatosis(CYLD)在胰腺癌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YLD是一种具有去泛素化作用的微管结合蛋白,它在人体内广泛分布,是免疫应答、细胞增殖和炎症等多种细胞过程的关键调节剂。同时,CYLD能够作为肿瘤抑制因子的功能已被报道用于不同类型的癌症。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人的胰腺癌组织样品进行的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发现,在多个胰腺癌的样品中,CYLD的表达明显下调,而在与胰腺癌组织相邻的样本中,CYLD表达水平升高。我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手段检测了CYLD的表达,与正常胰腺样品相比,在所有取样的胰腺癌组织中CYLD的mRNA表达水平都显著降低。同时,基因拷贝数的丧失是可以促进mRNA表达下调的一种机制,通过基因拷贝数分析发现CYLD的基因拷贝数丢失是引起CYLD蛋白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另外,我们分析了CYLD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发现CYLD的表达下调与各种临床病理参数(包括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病理性肿瘤淋巴结转移、CA19-9水平等)呈负相关,同时,在具有高水平CYLD表达的样品中观察到较少的淋巴结(LN)转移。体外研究表明,CYLD的过表达显著抑制了软琼脂中形成的菌落数量。相反,CYLD敲低显著促进了软琼脂中形成的菌落数量,这就表明CYLD缺乏能够促进体外的集落形成,小鼠成瘤实验也表明CYLD缺失促进体内胰腺癌的发展。用BrdU掺入测定发现,CYLD的过表达显著抑制了胰腺癌细胞PANC-1和EPP85的增殖。相关机制研究表明,CYLD对于细胞分裂方向至关重要。总之,这些数据表明CYLD在抑制胰腺癌的发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有可能成为胰腺癌早期检测的一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及预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