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道教诗歌的审美管窥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snj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唐五代是我国道教发展最为鼎盛、道教信仰最为迷狂的时期。在其三百七十九年漫长的历史时期里,道教审美文化呈现出了异彩夺目、辉煌灿烂的繁荣局面。而这时期的道教诗歌作为道教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凸显了道教审美文化的风采与特质。 道教诗歌是我国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文化与审美现象,它是中国道教思想与古代诗歌相互渗透、相互涵盖的结合品,是道教思想重要和独特的载体。为了寻觅曾经兴盛一时的道教文化中的精神碎片,笔者将选取道教信仰最为迷狂、道教审美文化最为绚烂、道教诗歌最为繁荣的隋唐五代作为本论文研究的时段,并从道教审美文化的视角,管窥和审视了隋唐五代道教诗歌的宗教文化意蕴和审美风格。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 在绪论中,笔者首先阐明了本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其次介绍了与本文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再次回溯了隋前道教诗歌的发展历史并介绍了隋唐五代道教道教诗歌的概貌。 正文部分分为四章。试图从隋唐五代道教审美文化的氤氲背景和道教思想意识的渗透中去追踪、探求这一时期道教诗歌的宗教文化意蕴。 第一章,隋唐五代道教审美文化勃兴的背景。本章作者用比较详尽的史料介绍了隋唐五代的崇道氛围和道教发展状况,并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了隋唐五代道教审美文化勃兴的历史和文化原因。隋唐五代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从隋代的开国之君至五代的亡国之君,统治者大多偏好道教法术并对道士一直恩宠有加。在这期间,道士频频出入宫掖,地位甚高。由于君王的恩宠,
其他文献
版权(即著作权)1制度随着《安娜女王法令》的颁布而诞生,其近三百年的发展历史向我们展示了其中始终存在着一个矛盾:作者私权和公众利益之间的矛盾。版权是一种垄断性的权利,
“圈钱”一词在证券实务界广为使用,投资者也存在把所有再发行都等同于“圈钱”,以“圈钱”来否定证券市场再融资的错误认知。国内外文献主要研究了再发行后业绩恶化及其原因
审美教育与语文教育在目标、内容以及情感特征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育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
“门票是干垃圾,看完演唱会请带走垃圾。”近日在上海举办的某演唱会备受瞩目。不过,还没等参演的明星上“热搜”,这场演唱会就因“垃圾分类”先火了。歌手吴亦凡在微博上提出“
报纸
水旱轮作体制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东南部地区农业的主要利用方式,而在水旱轮作区农地中施用有机物料(如秸秆还田、施用绿肥、动物粪肥等)是非常普遍的农艺措施。大量研究证实,有
运用生态应力指数计算法、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和典型指标对比法,对西藏与内地以及三大地带、七大经济区等整体和不同产业的发展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藏与内地整体以及三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司股权的逐渐分散,使得大部分股东不能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且两权分离,又使得管理者与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信息不对称;甚至可能出现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的主题———音乐与人物对世俗的遵循程度有着极其有趣的联系。马奇家的女孩们越是对音乐有才能的就越传统地、尽善尽美地去完成女人们一直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日趋完善,与国际会计趋同,盈余管理的相关问题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盈余管理的诱因是由于两权分离制度下不可避免有利益冲突,因而委托人常常采取签订契约
四物合剂来源于补血调血的经典名方“四物汤”,由熟地黄、当归、白芍和川芎四味药在传统处方基础上结合现代制药技术研制而成的口服液,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具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