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场镇型传统民居室内热环境优化适宜技术研究——以安居古镇典型民居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和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农村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建造经验,也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地域文化,承载着浓厚的乡愁。一直以来,以农村集市贸易为主的传统场镇在重庆地区数量众多而且分布广泛,它们对活跃当地文化、经济等都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大量的传统民居现已无法使用。同时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民居在室内环境等方面,尤其是民居室内热环境,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因此,研究重庆地区场镇型传统民居对促进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室内热环境从而提升人居环境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借用文献研究、调查、个案研究和模拟等研究方法,通过调研,系统分析了重庆地区现有场镇型传统民居存在的问题,对适合传统民居改造的技术进行筛选,并运用于重庆市安居古镇示范建筑的改造项目,最后通过测量数据定量评价改造效果,验证技术的可行性。  首先对不同场镇布局的传统民居的空间形式、建筑室内物理环境等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主观问卷发现,现存的传统民居逐渐趋向空巢化,民居的功能格局和室内物理环境,尤其是光环境和热环境都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住户有强烈的改造意愿。选取典型建筑进行热环境测量发现屋顶的改造潜力非常大,是急需且最有效改造的部位。对不同场镇布局典型民居的室内热环境测量发现民居整体室内热环境非常差,尤其是有阁楼房间,夏季平均温度比室外还高,其典型日温度波动幅度是一层房间的2倍左右。对民居室内热环境进行分时性评价发现白天堂屋的热舒适性非常差,比较不同布局的民居在典型日达到Ⅱ级及以上标准累计时间发现累计时间最长的是垂直于等高线布局的典型民居,但也仅占全天的29.2%;夜间一层中间卧室热舒适性普遍较好,达到Ⅱ级及以上标准的均为66.7%,但其白天采光效果很差;二层房间夜间和白天达到Ⅱ级及以上标准的差异性非常大,夜间50%以上可以达到Ⅱ级及以上标准,但白天仅10%左右。  接下来结合重庆地区的气候特点,通过软件模拟被动式策略,找出适合重庆地区的被动式设计应该结合自然通风、围护结构的蓄热性能及夜间通风等综合措施,并针对场镇型传统民居特点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适合重庆地区场镇型传统民居优化的适宜技术。  最后以重庆市安居古镇示范建筑对改造技术的运用进行验证。通过实地调研,量化示范建筑功能格局及室内物理环境存在的问题,采用完善功能布局与优  化物理环境一体化的集成改造措施来提高其室内环境的舒适度。通过对改造后示范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测量发现,室内热环境最差的临街卧室夏季室内平均温度降低了1.1℃,冬季提高了1.2℃;室内热环境不舒适时间段由改造前的50%降低到37.5%。改造后示范建筑地面潮湿问题有了显著的改善,结露时长最多的五月也仅有改造前的1/7。利用DesignBuilder和Phoenics软件模拟改造前后建筑能耗和室内风环境。结果表明改造后室内风环境优于改造前,室内风速最大超过了0.4m/s;建筑节能率为54.35%。
其他文献
绿色医院建筑体现了经济、环境、社会三重价值的共赢,是未来全球医院建筑的发展方向。随着《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和相关国家政策的出台,我国对绿色医院建筑的关注前所未有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建筑成为一个范围庞大的群体,“酒店”日渐成为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建筑拥有久远的历史,时代发展同时也对酒店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于是酒店的类型
上个世纪由于社会发展飞速,造成了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是城市空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世纪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已经逐渐地被人们所认识,此时,建
随着商业综合体的功能复合与大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影院越来越多的被附建于商业综合体中。由于影院在安全疏散方面的复杂性,使得影院在被附建于商业综合体之后,影院的安全疏散问题
传统建筑设计方法往往依据已有的设计资料,加上建筑师的个人经验为依据进行设计。同时,在设计目标的解读上,仅依靠任务书所提供的信息作为基本依据,而传统设计任务书由于缺少各方
我国城镇化已经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政策,并成为人民的共识。随着我国经济向纵深发展,我国的量大面广的小城镇也在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下,已经表现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历史时期。城市边缘区作为兼具城市与乡村特征
图解是当代建筑学讨论的核心话题和建筑创作的核心工具。本文从剖析图解概念开始,论述了图解从静态的解析工具到动态的生成工具的发展历程。在形成了对图解的基本认知后,结合图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空中打击力度不断增强的条件下,我国人防工程作为战时防御减灾的重要建设项目,是新时期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以空袭灾难风险评估与分区作为主要突破点,研究人防
在城市问题不断涌现的今天,大量的人口向城市拥挤的空间聚集。由于社会的进步以及城市的发展仍然需要延续,同时城市土地却越趋匮乏,这样的矛盾只有通过对于城市和建筑的重新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