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u101在八肋游仆虫中心蛋白构象及生物功能发挥中的作用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utterfly1982_2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心蛋白分子量约为20 kDa,属于钙调蛋白超族,含有四个保守的EF-手结构域,每个结构域可结合一个钙离子。它定位于中心体及细胞核、膜间空间等部位,在中心粒的复制和中心基体纤维的收缩中发挥重要作用。突变氨基酸的研究方法被广泛用来考察蛋白中某些重要氨基酸在蛋白构象及生物功能发挥中的作用。其中紫外照射突变法的优点是可以得到大量突变型蛋白,为研究工作提供较多的实验样本。但其突变结果具有不可知性,需要进行系列的筛选工作。定点突变法以其明确的突变位点以及能够得到高纯度突变蛋白等优点而在许多研究工作中被采用。 基于对150多种钙调蛋白超族成员序列的分析,E-helix链的规范序列可以表示为En$$nn$$n。其中,E表示Glu,n表示疏水性氨基酸,$表示任意氨基酸。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本研究推测E-helix链起始的Glu可能对centrin的正常构象和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表达、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八肋游仆虫中心蛋白(EoCen),利用定点突变法将EoCen中第三个EF-手E-helix的第一个氨基酸——Glu101突变为Lys,得到突变蛋白E101K。并从以下几方面研究了保守的Glu101对蛋白构象及生物功能发挥的作用。 首先,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考察了Glu101的突变对蛋白基本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守的Glu101的突变对蛋白的激发、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均不产生影响。此外,以Tb<3+>为荧光探针考察了突变对蛋白金属结合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Glu101的突变大大增强了Tb<3+>与蛋白第三个EF-手结合位点作用的荧光敏化强度,推测是由于突变使蛋白构象发生变化而导致蛋白该结合位点与Tb<3+>作用时的荧光敏化增强。说明Glu101对保持蛋白正常的金属结合性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研究了Glu101的突变对蛋白与稀土离子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离子与蛋白作用时蛋白构象的变化程度远大于钙离子与蛋白的作用。此外,与EoCen相比,Glu101的突变明显增强了E101K与稀土离子作用时的共振光散射强度,说明Glu101对保持蛋白与稀土离子作用时正常的构象变化起重要作用。 最后,考察了Glu101的突变对蛋白与蜂毒素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与蜂毒素作用时形成1:1复合物,且Glu101的突变对蛋白与蜂毒素的作用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本文对含酰胺基团高分子体系的二维相关光谱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介绍了在论文中使用的研究分析手段,包括近红外光谱技术和二维相关光谱技术,并总结了这两个
金属有机框架(MOFs)因其突出的特性日渐成为化学、材料、能源、催化等领域研究学家的关注热点之一。设计并合成具有新颖框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是研究其性质及潜在应用的基础。芳香三羧酸及三唑类配体不但拥有良好的配位能力和多种多样的配位模式,而且非常易于用各种基团进行修饰。所以此两种配体在以功能为导向的MOFs的构筑与研究中具有显著的优势。本论文简述了以芳香三羧酸和三唑类为配体进行构筑MOFs的研究近况,然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全合成的广谱抗生素,研究此类药物在人体组织和体液中的检测方法及作用机理对防止抗生素滥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与血清白蛋白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利用荧光光谱法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洛美沙星(LMX)、左氧氟沙星(LVFX)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机制;基于司帕沙星(SPLX)能够猝灭四溴荧光素的荧光且荧光猝灭程度与司帕沙星的含量成正比,建立了一种测
Ⅱ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其特征是外周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作用,在分子水平表现为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信号转导缺失。蛋白酪氨酸的磷酸化水平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重要调节因素,它由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kinase,PTK)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PTP)共同调控的,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蛋白酪氨酸磷酸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给学生一些学习的素材,学生从素材中吸收知识,体验学到的知识传达自己的思想、拓展自己的学习成果。多元评价就是对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的表现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笔者尝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体验式教学与多元评价,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修正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流程  1. 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素材  为了让学生有兴趣的学习,教师要选取贴近学
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日趋引人注目,因而寻找治理环境的高效方法和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纳米材料的高效催化活性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如对硝基苯酚的还原和有机染料的吸附降解。纳米催化活性和磁性的结合为催化剂的再生和利用提供了便利。本论文利用一步还原法合成了Bi纳米颗粒,并通过改变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来控制纳米粒子的颗粒大小和分散性。采用红外光谱(FTIR)、
中国—东盟音乐周自2012年举办以来,日益成为广西与东盟国家音乐学界交流的重要平台。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正式提出和付诸实践,中国—东盟音乐周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更
氮杂环卡宾是有机金属化学中一类非常重要的配体,已被广泛应用于结合钯离子形成氮杂环卡宾钯均相催化剂中,并推动如水相Suzuki交叉耦合反应等多种有机反应的发展。近几年,关于水溶性的氮杂环卡宾金属络合物的研究越来越多,随之文献也越来越多。但是,具有均相催化、异相回收特点的氮杂环卡宾钯催化剂很少见。这类水溶性催化剂可以用于碳碳偶联反应,并实现循环利用。除了后合成修饰的方法,通过两步法可以把具有催化活性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