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修复责任资金保障制度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日益重视的生存法则,我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格外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尤其是在生态修复这部分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在2020年还特地规划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2021年-2035年的计划,这就向各界学者宣布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性和国家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然而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的,尽管国家已经加大投入,但是相对于现阶段进行生态修复所需要的庞大资金来说还是相差甚远,如何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对于修复资金的管理使用如何更加规范就变成重中之重的,于是构建起生态修复资金管理制度是迫在眉睫的。虽然各地方对于修复资金的管理都有了属于当地的管理方式,但是总体来看相应的规定实际上是过于原则性,太过笼统,多数仅是具有指导作用可操作性不强。而且各地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存在着资金来源单一,过分依靠财政拨款的现象,还有管理模式不够高效,缺乏监督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在借鉴全国各地已经施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经验基础上应当要建立起国家层面的生态修复责任资金保障制度来对修复资金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笔者通过分析各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提出了构建生态修复资金保障制度的思路,文章主要从五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为何选择这个题目,这个题目具有的研究意义和选题的目的,同时通过搜集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第二部分是构建我国生态修复资金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述,通过论述构建修复资金保障制度能够提供充足资金,提高使用效率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且在现阶段下已经有了地方的经验,明确要构建生态修复责任资金保障制度是必要且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第三部分运用实证分析法,对搜集到的案例进行统计研究,发现在现阶段生态修复资金在法律规定和实践中存在的资金不足、管理混乱等问题。第四部分选择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相关生态修复资金制度进行研究,选择分析美国、加拿大和荷兰土壤修复资金保障制度,梳理出适合我国借鉴的相关制度,得出构建生态修复责任资金保障制度的启示。第五部分是提出构建生态修复责任资金保障制度的具体对策,首先提出尽可能扩充资金的来源渠道,确保修复资金的充足;其次根据修复资金来源的性质不同在现行条件下建立起不同的修复资金管理模式,分别是法院账户模式和公益基金和公益信托模式;再就是提出完善资金的使用制度和明确监督制度来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性;最后是对于政府垫资进行生态修复的情况提出明确追偿制度来确保资金的正常流动而不至于造成政府的资金压力过大导致资金枯竭。
其他文献
目的 临床中患者采用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后,很容易出现骨不连等情况,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受影响,为提高临床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患者骨不连的产生原因,并针对相关治疗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为本院2011~2019年收治的30例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每组15例。所有患者全部应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术后采取常规的术后康复锻炼,而观察组应用综合术后恢复锻炼。对
期刊
个人所得税属于直接税的一种,因其涉及的范围较广,故而在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8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过第七次修改,将过去分类征收的纳税模式转变为分类和综合征收相结合的纳税模式,新模式更加体现了我国税制对于公平价值的追求。但是,在纳税单位的选择上,仍然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纳税,然相较于个人,以家庭整体为单位更体现了税收公平原则,与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税制模
学位
【目的】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不断深入与新型行业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全社会算力需求持续增长,“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的逐步落地为以算力网络为代表的新型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强劲的驱动力。目前网络中的算力资源呈现多级泛在归属复杂的特点,因此针对多样化算力资源的算力需求匹配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算力标识的算力服务需求匹配方法,该方案引入了一种以算网融合为基础的算力标识方法,通过算力资源通信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推进,以数据为载体的个人信息汇聚产生价值属性,与此相伴的个人信息保护引发诸多侵权纠纷,暴露了由技术、主体和法律三方的失调导致的诉讼过程中个人信息侵权归责困境,主要表现在主体地位不对等,专业技术限制加大了对侵权人过错的证明难度,仅在法官裁量适用“公平原则”、“危险领域原则”、“风险原则”时得到合理保护,同时也导致了多地同案不同判的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梳理相关裁判案例,厘清司
学位
骨不连是骨折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4%~10%,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并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对骨不连做出科学合理的临床诊断是构建风险预警机制的基础,其中以时间诊断标准最为重要。研究显示,来源于患者个体情况、外伤和医疗干预的众多暴露因素可以导致骨不连的发生。探索这些危险因素和骨不连发生的内在相关性,开发风险预警模型,是早期识别骨不连的重要手段。
期刊
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强调公平竞争,主体平等和市场自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提出后,越来越多的个人参与到市场中,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竞争失败的人,就会面临破产问题。企业与个人是市场经济的两大主体,2006年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但没有为同为市场主体之一的个人设置市场退出机制。在实践中,个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只能通过民诉法和执
学位
随着修复性司法在各国司法实践中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环境司法领域也正在引进并逐步推广生态修复性司法,各地的司法机关都在不断地创新生态修复性司法运用于环境资源犯罪中的可行方式,并在借鉴相关经验时作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改良,具有十分显著的本土化特征。与传统的刑事司法模式相比,生态修复性司法在惩治环境资源犯罪方面具有惩治犯罪、弥补受害者、修复环境的三重效果,并能够增强犯罪人主动修复环境的积极性,减少传统环境修复
学位
2017年8月,《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确定了在京、沪等18个城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下文简称为“农村集体租赁住房”)。现如今,十四五规划也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农村集体租赁住房的政策。该政策不仅可以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的数量,解决城市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矛盾,还可以有效的盘活农村集体土地,振兴乡村,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但是如何让农民真真切切享受到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
学位
单位主体构成污染环境罪的,可以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当一部分单位主体构成污染环境罪的判例。但是,这些单位污染环境罪的裁判中,位行为犯居多、单位高层及管理层被追责为主、环境科学结论被作为定罪依据,现出司法机关对污染环境罪的行为构造认定分歧、单位行为的判定过于依赖主要任人、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论证模糊等客观方面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在立法上缺乏指导、传统单位犯罪理论存在缺陷以及单位环
学位
骨不连作为骨折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沉重负担,同时也是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面临的艰巨挑战之一。目前骨不连在临床上还是以手术为主要的应对措施,此外还可采用物理疗法、生物疗法以及中医药等,近期以来,有不少中外的临床学者在骨不连的局部修复方面做出了许多的实验研究,并给出了一些崭新的观点和技术,目的是寻求更简捷、高效的治疗方式。现搜集有关骨不连临床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概括以资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