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汇率政策原本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这些研究未能考虑到政治因素的重要性,因而存在着严重缺陷。事实上,汇率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收入再分配政策:一方面,它在国内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产生“收入再分配”效应。面对利益格局的变化,“赢家”和“输家”会动员其经济和政治资源,以寻求对决策当局的汇率政策施加影响,直至达到新的利益平衡。另一方面,一国特别是大国的汇率政策会产生重要的“外溢效果”,从而在国内外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产生“收入再分配”效应。与之相关的“赢家”和“输家”也会为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做出努力。可见,汇率政策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更是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问题。依循这一思路,本文从利益集团的角度,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整体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的美国汇率政策调整,考察的对象包括美国汇率政策的决策机制及特征、美国汇率政策制定与调整中所涉及的利益集团、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利益集团与美国汇率政策的调整、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利益集团行为与美国汇率政策的调整、利益集团的活动与美国对华汇率外交。本文的根本目的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思考美国汇率政策的决策机制、决策过程的政治经济特征及政策调整的逻辑;第二,思考美国的货币政治和汇率外交;第三,思考美国汇率政策的外溢效果及外围国家的应对策略。除“导论”外,论文共分为6章。第1章“美国汇率政策的决策机制及特征”,首先利用政治学理论中的结构—功能论和系统论的方法,用“初始条件”、“政策输入”、“政策决策”、“政策输出”、“政治体制”、“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六要素,刻画出政府政策制定与决策过程的一般框架。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化程度和分权化程度两个方面将美国政治体制的性质简洁地概括为“依托制度代理关系的权力共享”。论文随后给出了美国汇率政策决策过程的政治经济特征:作为立法机构的国会对政府的汇率政策拥有监督权;作为行政机构的财政部与作为独立部门的美联储之间的非对称合作是美国汇率政策决策的最重要的组织动力;作为美国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构成,国内多元化经济利益集团对政府汇率政策的影响力正日益凸显;美国政府也面临着来自外国政府和私人经济利益集团的逐渐增长的外部约束。最后,本章总结了美国汇率政策调整的逻辑:首先,作为立法机构的国会选择逼迫(或压迫)财政部和美联储调整汇率政策的时机,主要取决于国会议员所面临的来自国内外不同类型利益集团的压力大小。其次,汇率政策的决策者采取的是一种“双层博弈”策略,即要兼顾到国内和国外两个层次的利益诉求,既不能忽视国内利益集团的诉求,又要考虑国外利益集团的态度。再次,利益集团是否有意愿、有能力推进决策者的汇率政策调整,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促成该调整朝向其所期望的方向和目标,是多种因素的函数。第2章“美国汇率政策制定与调整中的利益集团”,首先回顾了前人对利益集团的理解,并据此给出自己的定义:由对共同利益有着明确认知和诉求的成员所组成的,并以增进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动机或目的的组织或实体。随后,论文梳理了利益集团理论的演进脉络。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与美国汇率政策密切相关的利益集团及其汇率政策偏好,并就利益集团围绕汇率政策存在的集体行动困境展开分析。最后,运用翔实的数据分析了利益集团赖以影响美国政府汇率政策的资源和策略。第3章“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利益集团与美国汇率政策调整”,首先考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初创期内“沉默的”美国利益集团,指出这一“沉默”现象源于五个方面的原因:国际货币政策领域的专业性;国际货币政策决策场所的隔绝性;政府舆论宣传的导向性;集体行动的困境;美国经济的相对封闭性。其次,论文考察了1963-1968年间国内外不同利益集团围绕美国的利息平衡税(IET)、自愿对外信贷限制计划(VFCR)、对外直接投资计划(FDIP)所开展的利益集团政治。最后,分析了1968-1973年间国内外利益集团的行为与尼克松治下的美国汇率政策调整。第4章“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利益集团与美国汇率政策”,首先考察了第一轮强势美元政策给美国国内相关利益集团带来的强烈冲击,以及这些利益集团为此展开的密集游说。随后,研究了第二轮强势美元政策推行期间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的集体“失声”现象。此外,论文分析了美国金融部门利益集团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对美国汇率政策的“悄然影响”。最后,对外国利益集团在美国汇率政策调整中的作为和作用进行了探讨。第5章“利益集团与美国对华汇率外交”,首先,回顾了美国对华汇率外交的缘起:人民币低估论和汇率操纵指控;其次,考察了美国对华汇率外交中所涉及的私人经济利益集团,分别分析了保护性经济利益集团的结盟游说和美国反保护经济利益集团——“院外援华集团”的联合抵制行动;再次,研究了中国政府回应美国汇率外交的态度、策略以及对美国政府施压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比美元本位制下中日两国在应对美国汇率外交压力方面的能力强弱,揭示了美国对华汇率外交的短板。第6章“结论与前瞻”,简要总结了论文前面各章的主要结论,并就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