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女性车厢设置及其对站台乘客候车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tsai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范围的扩大,地铁以其高速、准时、大容量、节能等特点,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占据了骨干地位。在人们的市内交通出行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背景下,人们也更加关注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女性车厢作为一种提高女性乘客出行安全和服务质量的特殊车厢,其设置与运营仍凭借过往的经验,使得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为了提高女性车厢的服务质量,亟需对女性车厢的设置方案与其影响进行研究,其对女性车厢的推广使用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本文基于国内外现有的女性车厢研究资料,对女性车厢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基于调查问卷数据,构建多项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情况下影响女性车厢出行意愿度的因素。其次对女性车厢的设置方案进行研究,详细的分析了女性车厢的运营时间、设置位置与容量和运营组织方式等。接着在女性车厢设置方案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女性车厢对乘客候车分布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女性车厢的候车分布模型。通过模型对不同女性车厢出行意愿度下,不同站台形式不同女性车厢编组方式的站台乘客候车分布进行了研究,并以站台分布均衡度为指标,提出了不同站台设置女性车厢的建议。最后通过对行人微观仿真方法的分析,选择了社会力模型对设置女性车厢的站台进行了仿真,设置评价指标对不同女性车厢对地铁站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相应设置意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主要有以下结论:通过多项Logistic模型结果分析,乘客对女性车厢的主观看法越好,地铁女性车厢导向标志越清晰和政府对女性车厢支持力越大时,会有更多的乘客愿意乘坐女性车厢。通过站台候车分布的模拟与Anylogic仿真实验的结果,认为女性车厢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且不同的女性车厢设置方案在不同站台形式、不同地铁列车编组形式上有不同的优势范围。最后本文综合女性车厢出行意愿度、列车编组形式和站台形式等多个方面对地铁设置女性车厢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及铁路货运市场化,我国货运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高附加值商品的运输需求迅速增长。这类货物重量轻、尺寸小并且批量多,多为适箱货物,大部分适用于要求高运输安全性和速度的集装箱。在这样的背景下,铁路集装箱运输将在我国货物运输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以往的集装箱运输组织已不能满足新市场的时效性等要求,我国的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竞争力远低于其他运输方式。本文提出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旨在
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当中,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尤为突出。失智症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中患病率较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失智老人的养老照护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而通过认知训练减缓失智老人认知衰退进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失智症病程的发展从而增强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小养老照护的压力。研究旨在通过对智慧养老,居家养老,认知训练产品等的研究结合失智老人群体的自身特性设计一款以认知训练为主要功能的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作为一种新兴的体系结构,旨在赋予传统网络可配置、可编程的特性,增强网络的能控性和可塑性。随着网络用户规模和服务范围的扩大,SDN网络数据平面链路故障情况频繁发生,这将导致网络业务中断而降低网络的服务质量。因此,考虑到链路故障发生的必然性和严重性,针对SDN网络数据平面链路故障检测和故障恢复方案值得探讨。本文讨论了当前故障恢复方
学位
图像颜色处理常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生活和科学研究当中。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们自然地将深度学习技术与灰度图像预测相结合,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要求更高质量的着色效果,为满足相应的需求,一些成果设计了网络结构更复杂、层次更深的模型。然而,这些变化会导致模型参数空间变得十分庞大,无法移植到计算能力或内存受限的环境。此外,部分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不能很好对具有复杂语义的图像进行着色,因为它
5G超密集组网技术通过在宏基站范围内密集部署小基站,提升了用户体验、信号覆盖率和系统容量,但同时也导致了越发复杂的拓扑结构和基站间严重的干扰问题。此外,在资源紧缺、倡导节能时代,潮汐效应导致的频谱资源浪费问题不容忽视,环境变化易触发算法的频繁执行,产生的计算、信令等开销不容小觑。异构云无线接入网络(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H-CRAN)是5
基于第二类非理想超导体的磁通钉扎效应,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辆不需要任何控制就能保持稳定悬浮,因此具有原理简单可靠、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适合作为未来高速列车的发展方向。近段时间,我国首辆高温超导磁悬浮工程化样车在西南交通大学正式启用,预示着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工程化应用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对于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依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线路参数的设计就是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围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在出游过程中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轨道交通以其绿色安全,便捷舒适等优势受到旅行者们的青睐。目前,轨道交通车辆内室设计与地域文化相融合成为设计的趋势之一。2019年2月27日,四川省发改委批准建设都江堰至四姑娘山的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该项目以“创新旅游交通产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是我国的首条齿轨旅游观光线路。旅游列车内室设计的因地制宜和凸显地域特色,一方面能够提供独特的乘坐体
在强震区,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常常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而目前人们针对强震区的研究局限在PGA=0.4g下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对于PGA=0.6g时穿越非活动断层的研究较少。在PGA=0.6g时,当断层带宽度较大时,对于隧道在穿越断层界面时的动力响应研究尤为重要,开展强震区隧道穿越断层界面处动力响应及控制技术研究,有助于地震动作用下隧道结构在穿越断层界面处的抗震性能及稳定性的提高。本文以中亚某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