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异态相干沸腾的微通道流动沸腾过程强化传热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75316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沸腾现象由于其良好的传热性能,在核能、化工、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微电子机械等与传热(冷却)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近年来电子芯片的快速发展,其所需要的换热量在直线上升,发热密度已经达到了MW/m2量级。这一热流密度值已超过以水为介质的池沸腾及常规流动沸腾的临界热流密度。因此,提高沸腾传热的临界热流密度是提升冷却技术性能的关键,是工业应用领域的迫切需求。本论文针对在电子芯片等微小型发热体的冷却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微通道流动沸腾开展实验研究,探索提升临界热流密度的新技术。本研究利用已有的非均匀导热性传热板,探索其在流动沸腾中的效果。主要通过将两种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铜和聚四氟乙烯)交替布置在靠近传热表面的传热板内,实现了传热表面的非均匀温度分布和异态相干沸腾模式(核态沸腾与膜态沸腾共存且相互干涉的状态)。本文也验证了该非均匀导热性传热板的传热面上存在温度波动,可以形成不同沸腾模式的相间分布,从而达到促进沸腾传热的目的。此外,搭建了微通道流动沸腾实验系统,其微通道截面尺寸为1.84mm×70.0 mm,通道长度为280.0 mm,传热板表面尺寸为10.0 mm×10.0 mm,流体工质为去离子水。在不同入口流速v=0.1,0.2,0.4 m/s,不同过冷度(?)Tsub=2,10,20,30 K和不同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布置方向条件下,研究了非均匀导热性传热板在微通道流动沸腾中的传热强化效果。研究表明,相对于单纯的核态沸腾状态,异态相干沸腾状态能够有效的提升流动沸腾传热的临界热流密度。对于PTFE平行与流速方向布置的导热板,改变入口流速和过冷度对临界热流密度有明显影响且趋势相同,减小入口流速和过冷度都会增大临界热流密度的提升比例。此外,本文又讨论了PTFE布置方向对异态相干沸腾的影响,发现相比于均匀导热板,平行与流速方向布置的导热板的临界热流密度提升比例要优于垂直与流速方向布置的导热板。在本论文的实验条件范围内,在水的流速v=0.1 m/s,过冷度(?)Tsub=2 K的条件下,实现了最高约53.1%的临界热流密度提升比例。
其他文献
铝合金焊接在航空航天装备尤其航天火箭生产制造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火箭贮箱生产焊接采用搅拌摩擦焊与TIG焊混合的方式焊接,焊接缺陷只能用手工TIG焊进行修补,而TIG焊易引起较大的残余应力和变形等问题。研究使用摩擦塞焊进行焊接缺陷修复对航天产品的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塞焊研究均在实验室试验阶段,没有用于现场加工的塞焊设备。为研究可运用于现场的塞焊设备,本文从以下几
太阳能海水淡化是一种可持续利用海水生产淡水的技术。商业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工程需要建造大型的基础设施,投资成本高,回收期长,一般只能在人口密度大的经济发达地区应用。而本文主要为了解决一些经济欠发达而淡水资源紧张地区居民日常饮水难的问题,对简易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太阳能蒸馏器展开了研究。基于界面蒸发(减小海水加热表面和蒸发表面之间的尺度)的理论,本文主要以实验研究为主,理论分析为辅的研究手段对一种界面
自由活塞发动机没有曲轴,没有活塞侧向力,活塞运动规律与燃烧过程存在自适应关系,这些特点预示着这种发动机存在实现较高功率密度的潜力。本文将通过仿真手段,对这种潜力进行证实,并探寻火花点燃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实现高强化、高效的途径。仿真建立了将缸内气体燃烧气体力与活塞受到的液压力耦合的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模型,能够摆脱过去只能由实验获得活塞运动规律的限制,使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仿真更加准确。建立模型后与
液滴蒸发在许多工程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喷雾干燥、燃油喷射、医疗、固体表面粒子沉积、快速冷却等。在固着液滴蒸发过程的研究中,对于传统的直接从液滴侧面观测内部流场的方法,由于弯曲表面处折射复杂,出射光线方向不一致,图像会有严重的畸变,不能准确反映液滴内部流场。本文结合摄像技术和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固着液滴蒸发过程的流场可视化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传统方法带来的图像畸变和信息缺失的问题。本文首先基
作为一种高效传热元件,重力热管己经在能源领域得到了应用,并体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我国地热资源以中低温地热为主,为了更好地将重力热管应用于低温地热资源中,促进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本论文针对填充了二氧化碳和纳米颗粒混合工质的新型重力热管,分别搭建了对流型地热系统实验台和传导型热储实验台,重点实验研究了外部工作条件以及结构尺寸对新型重力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对流型地热系统实验中,主要研究的影响因素
作为雾霾污染的元凶之一,柴油机颗粒物的排放引起了各国政府及人民的极大关注,相关排放法规日益严格。当前针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处理的手段主要是缸内净化与后处理系统相结合,因此柴油机碳烟颗粒的氧化过程对于后处理系统的净化与再生非常重要。由于柴油机缸内燃烧状况复杂,实验室火焰燃烧平台难以对柴油机碳烟颗粒的氧化过程加以控制,本文基于热重分析仪,针对柴油机碳烟颗粒不同氧化程度进行了其氧化模式的研究,结合场发射透
我国正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脚步,能源消耗也在与日俱增,随着能源短缺问题的出现,能源的节约以及高效利用受到人们的关注。ORC地热发电是近几年来较为热门的中低温利用手段,对缓解能源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ORC地热发电系统的冷凝部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管内渗流蒸发式冷却器。本文对蒸发式冷却(冷凝)器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了热质交换过程中各换热系数、传质系数关联式,为实验关联式的拟合提供参考
中低温热能含量巨大(地热能、太阳能、工业废热等),有效地利用这些中低品位热能对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具有深远意义。目前的中低温热能利用方式中,有机朗肯循环成为了最为有效、应用范围最广的方式之一。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不同于通常的以热源、蒸发温度等为核心变量的研究论文,考虑到冷凝温度的变化是影响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较低的冷凝温度能够十分显著地提高系统性能,本文以冷凝温度为出发点,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二,拥有丰富的波浪能资源。其中南海作为我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具有很高的开发潜能。高精度的波浪数据在海洋资源的利用、海上贸易、台风预报以及海洋工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解决现场测量数据的高成本问题,提高南海波浪数据的可靠性,本文利用海浪数值模拟的方法实现了对南海波浪能资源的长期评估。首先,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应用海浪数值模拟的方法,重点介绍了WAVEWATCH-
我国以工业生产余热和内燃机余热为代表的中高品位余热能数量大且品质高,极具回收潜力。有机朗肯循环可以实现对余热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工质对余热回收效率有很大影响。传统工质存在高温分解和环境破坏问题;碳氢类工质分解温度高,循环性能好但有可燃性;二氧化碳工质热源匹配性好,利于系统小型化,但其循环效率低。二者混合组成不同配比的碳氢/二氧化碳混合工质可以结合各自优势,达到对循环性能、安全性和环保性的平衡。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