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引起鸡的呼吸系统疾病、肾炎、伴随产蛋量和蛋品质的下降,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007年~2008年从安徽省七个地区怀疑发生IB的鸡群中采集病料23份进行病毒分离,通过鸡胚接种、红细胞凝集活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鸡胚中和试验和RT-PCR等试验,确定10株分离病毒符合IBV的特征,所分离到的病毒株为IBV,分别命名为AH/HF1、AH/HF2、AH/HF3、AH/CZ、AH/FY、AH/LA、AH/CH、AH/AQ、AH/HN和AH/XC。采用固定病毒和固定血清稀释法,10株安徽分离株鸡胚血清中和试验表明:AH/HF2株属于Hotle血清型,与9株安徽分离株有交叉免疫反应,与其中5株分离株有完全交叉免疫反应;H120阳性血清只与2株安徽分离株有完全交叉免疫反应。通过对AH/HF2株和AH/HN株动物回归试验,病理剖检变化表明:AH/HF2株主要病变在上呼吸道、肾脏和腺胃,属于多致病型,而AH/HN株主要病变在小肠和腿肌,属于嗜肠型,这是安徽省报道腺胃型和肾型IB后新出现的两种临床类型。AH/FY株细胞适应能力的培养试验表明:AH/FY株能在Vero细胞中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但不能在CEF细胞中繁殖。应用RT-PCR方法对10株IBV分离株的主要结构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回收、克隆、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10株分离株S1基因核苷酸序列由1617bp~1638bp组成,S2基因核苷酸序列由1878bp组成,M基因核苷酸序列由678bp~681bp组成,N基因核苷酸序列由1230bp组成。与我国IBV分离株、常用IBV疫苗株和国外IBV毒株的主要结构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安徽IBV分离株的S1基因和M基因存在广泛的基因突变、缺失或插入现象,S2基因和N基因相对保守,只存在广泛的点基因突变。10株安徽IBV分离株基因同源重组分析,IBV分离株与我国江苏、河北、山东、吉林、黑龙江、新疆和广东等省份部分IBV分离株之间可能发生直接或间接发生同源重组。根据本研究的10株IBV分离株与我国IBV分离株、常用IBV疫苗株和国外IBV毒株的主要结构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安徽IBV分离株主要结构基因核苷酸序列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为79.9﹪~99.9﹪,S1基因进化树分析,10株分离株分布在第Ⅰ群里的两个不同亚群,亲缘关系很近,形成了独立的基因进化群;与我国江苏、河北、山东、吉林、黑龙江、北京、新疆、广东和四川的部分IBV分离株同源性较高为81.5﹪~98.0﹪,亲缘关系也较近,它们之间组成不同的进化群;与我国常用疫苗株H120、M41、JiLin、D41、28/86、W93等毒株和国外IBV毒株(除韩国)同源最低为76. 0﹪~91.7﹪,亲缘关较远,与10株分离株不在同一个进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