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运转,城市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张,促进了郊区的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兴起,使原本属于园艺作物的大部分绿色空间日益被城市用地所取代,城郊也逐渐失去了原本的田园风貌。如何有效利用城郊庭院的景观资源实现景观性、参与性与食用性兼顾,这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对传统农业文明的回归,也是传统农业资源对现代城市化建设的突破。如今都市园艺的兴起,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颇受关注,是经济新常态下景观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是现代园艺科技的辐射源,更是城市与农村相互融合的纽带。而我国对于都市园艺的城郊庭院景观设计还处在起步阶段。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长沙市天心区暮云街道许兴村为研究展开。许兴村地处长株潭“绿心绿肺”生态保护区,也是中南地区最大的草花基地,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作为“生态乡村”的试点运行,尝试通过都市园艺设计缓解长沙市城郊庭院景观现状中人地矛盾关系,环境与资源的矛盾关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型社会”的构建,使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以经济发展带动生态保护,以生态开发推动经济发展,全面展示转型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构建城郊庭院与自然景观、产业与生态、发展与保护深度融合的绿色乡村。而庭院作为乡村景观的一部分,也是居者日常生活起居的重要活动场所。调研发现城郊居民在局限的庭院空间中种植果树、蔬菜等可食可赏的园艺作物,而不是对城市园林绿化乔灌草的追捧,真实的诠释了城郊居民对园艺活动的热爱与诉求,也是都市园艺研究的初衷所在。本文通过对景观社会学、生态学、园林景观设计、环境行为心理学、园艺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整合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都市园艺在城郊庭院设计中的基础研究。通过对相关概念的解读,明确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剖析了都市园艺在城郊庭院的现状与原因,其次指出了都市园艺应用于城郊庭院的目的与意义,梳理城郊庭院建设与都市园艺景观在国内外的起源和发展。(2)都市园艺在城郊庭院建设中的现状调研。通过对长沙市天心区暮云街道许兴村的走访、交流与问卷调研,深入了解都市园艺建设情况,如都市园艺活动、园艺设施、园艺植物,园艺空间及庭院景观设计要素等,总结都市园艺景观在城郊庭院设计和管理中面临的一些问题。(3)都市园艺在城郊庭院设计中的理论与方法。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都市园艺在长沙市城郊庭院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从简化式、自然式、规则式、花丛式论述了都市园艺应用于城郊庭院景观的设计形式,从场地的空间、功能、文化、植物以及景观等多个方面论述了都市园艺在长沙市城郊庭院设计中的方法理论体系,并提出了设计途径,包括园艺空间的庭院围合空间和庭院内部景观设计;园艺植物的品种与搭配、种植方式与形式;园艺设施的地面铺装、庭院建筑小品——休憩型、装饰型、功能型;以及园艺活动和庭院的养护管理。本文以长沙市城郊庭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都市园艺设计手法的应用,通过现状调研、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了城郊庭院景观及都市园艺应用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层面归纳了都市园艺在城郊庭院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设计形式,总结了城郊庭院景观设计需要分阶段循序渐进手法,以产业为主导,多重复和功能的设计策略,弹性化的设计赋予场地精神与场所感,并应用于长沙市天心区暮云街道许兴村不同面积大小具有代表性的付家、陈家、唐家庭院的景观设计中。探索都市园艺多重复合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今后都市园艺应用于城郊庭院的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