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Al基合金因其低密度,高强度,良好的抗蠕变和高温抗氧化性,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高温结构材料。但是它的室温塑性很低,这成为TiAl基合金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本文采用快速凝固-熔体旋转(Melt-Spinning)的方法制备了添加不同稀土钇含量的Ti-46Al-2Cr-2Nb基合金,研究了稀土钇和快速凝固对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以期探索通过细化TiAl基合金材料微观组织和提高合金室温塑性的可能技术途径。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透射电镜(TEM)等对铸锭及快速凝固态合金薄带的组织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利用XRD技术对合金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对含钇的铸态合金的组织研究中发现,添加0.5at.%和1.0at.%Y的合金中,钇主要以化合物Al2Y的形式呈不连续网状分布在晶界上。添加1.5at.%和2.0at.% Y的合金中Al2Y相以连续网状分布在竹叶状的基体组织上。钇的加入细化了树枝晶的二次枝晶臂间距,减小了偏析。显微硬度试验表明,随着钇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晶粒细化。对快速凝固态合金条带的研究表明,其组织相对于同种成分的铸态合金相比显著细化,二次枝晶臂间距减小,含钇相以尺寸为纳米级的球状颗粒弥散分布在基体上。XRD相分析结果显示,在含1.5at.%以上的快速凝固态TiAl基合金中出现了大量的的B2相(晶格参数a=0.314nm)。说明高浓度的钇的添加扩大了β相区,同时高的冷却速度下使β相保持下来,并在冷却过程中有序化为B2相。纳米显微硬度结果显示,在相同的辊速条件下随着Y含量的增加,薄带的硬度值并不是单调增加,其中含0.5at.% Y的合金的硬度值最小,不含Y的合金的硬度值最高。对快速凝固TiAl基合金薄带进行腐蚀试验表明,辊接触面与自由表面在同样的腐蚀环境下,冷却速率高的辊接触面一侧组织比较致密,耐腐蚀能力较好。而相对冷却速率低的自由表面一侧的组织比较疏松,形成许多细微的孔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