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天文台的建立与前期选址工作对气象条件的考察关系重大。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整编的,中国756个基本、基准气象站以及2425个基本、基准和一般气象站,1961~2008年气候资料年值数据集和月值数据集中的云量、水汽、地面风速等气象要素,依据优良天文台址的气象条件,重点考察总云量、低云量、水汽压、地面风速等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年代际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10个天文气候区。分析认为位于藏西南的7区与40°N附近的2、3区条件优越。又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资料室整编的,中国137个高空观测站1980~2008年高空资料月值数据集的风速和气温资料,研究我国高空200hPa风速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等,并对重点地区的风速和气温垂直廓线进行对比研究。40°N及其以北地区高空风速较低,且对流较弱。最后融合地面气象要素与高空气象要素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如下:
⑴40°N纬度带附近、我国东北、西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西部和南部,具有优良的天文气候条件,存在潜在优良天文台址的可能性较大;
⑵云南南部、四川西部的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北部,可能存在某些小范围地区具有相对良好的天文气候条件,值得进一步考察筛选;
⑶我国黄淮、江淮流域以及江南、华南和四川盆地等地,天文气候条件较差,存在潜在优良天文台址的可能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