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买回被盗的借条行为的刑法分析 ——以吴某案为例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kwokh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实践中屡次发生侵犯借条的财产犯罪行为,在经济生活中,借条作为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凭证,代表一定数额金钱债权,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财产犯罪的对象发生了一些改变,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有形财物,而是扩展到诸如有价证券、股权、债权等财产性利益,而刑法没有对借条作出明确的规定,借条的刑法性质以及侵犯借条的财产犯罪行为定性在刑法理论界与实务界中引发热烈讨论。此外,对于财产性利益能否作为盗窃罪的对象适用也存在很大争议,究其原因是我国刑法没有明确规定财产性利益犯罪,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和日本都明确规定了利益犯罪。本文通过分析案例,旨在对借条的性质进行分析研究,讨论财产性利益能否成为盗窃罪的行为对象,由此定性盗窃借条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以及讨论债务人收买借条的行为性质,并且得出启示,正确认定借条的法律性质,区分债务人收买借条的行为性质与收买动机,通过对理论的研究为实践中司法适用提供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东西,实践中根据案件区分具体情况,严格入罪以及适当出罪。全文约2.5万字,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案件的基本情况。本部分简要介绍了吴某收买借条案件的基本情况,描述了赵某盗窃借条以及吴某收买借条的案情,并列出了对案件中吴某收买自己出具的被盗的借条的行为定性存在的若干分歧意见,归纳总结了相应的争议焦点。第二部分:相关问题的法理分析。本部分在对应争议焦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法理分析,首先对借条的行为性质进行法律上的分析,对比国内外的针对借条法律性质的不同观点,整理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借条的法律性质定性,认定借条属于财产性利益。接下来针对盗窃借条的行为作定性分析,通过厘清财产性利益是否在盗窃罪的行为对象范围之内,进而明确借条属于盗窃罪的行为对象,为盗窃借条行为符合盗窃罪构成要件提供理论前提和支撑。最后,虽然第三人盗窃借条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但是行为人单纯收买借条的行为不属于刑事犯罪行为,通过进一步分析债务人收买借条的行为,得出结论为债务人收买借条的行为作为欠债不还的手段行为,没有对法益造成现实侵害,不宜作为犯罪处理。第三部分:本案研究结论。通过第二部分的理论分析,得出案件中赵某和吴某的行为性质之结论,认定赵某盗窃借条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而吴某收买借条的行为只是赖债的手段行为,没有侵害到具体的法益,不构成犯罪。第四部分:研究本案的启示。根据前面的法律理论分析,以及结合司法实践的相关经验,得出与盗窃借条有关的启示。借助借条的法律性质分析,为在实践中正确认定借条的法律性质提供理论基础,正确区分债务人收买被盗的借条的行为性质与收买动机,才能对相应的行为性质正确定性。
其他文献
严复被称为“中国西学第一人”,早年他自西方引进了自由主义,认为西方发达的原因在于“自由”,故而他企图以西学之自由来挽救近代中国的命运,实现国家的富强。到了晚年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他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反思中西文化,并在老庄思想中发现了自由思想,故其晚年以中国传统文化阐释西方自由思想,试图以中国文化的土壤培育西方自由主义。这不仅表现了他对自由主义的守持,亦是其晚年对自由主义的开拓与发展,是其自由思想的
董事会在治理结构中作为重要的决策机构,其内部基于尊重差异形成的非正式层级会影响决策结果和效率。虽然目前已有文献对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它们普遍认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会在成员内部提供一种有效的沟通渠道,可以促进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进而产生较好的决策效果和公司绩效,较少文献涉及到层级差异对群体决策行为极端化的影响。本文旨在考察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群体决策极化的程度。本文以2008-
预测是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常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译员在所掌握的语言基础和相关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对即将听到的信息进行积极的预测,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减轻压力,提高翻译质量。本文以第19届“走向以色列”投资大会的真实翻译录音为材料,根据语体结构潜势理论,归纳出了商务谈判语篇的四个必要成分(问候、交换名片、公司介绍、告别),以及三个可选成分(自我介绍、产品介绍、合作磋商)。作者进一步分析语言外预测,即
近年来,由于网络媒体的发展、交通出行的便利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娱乐休闲活动。国际交流的日渐密切更是让许多外国人有机会来中国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但是,语言的障碍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外国游客的旅游体验,因此需要口译员来帮助导游把信息传递给外国游客,以便他们更好理解中国文化、提升中国景点的形象。导游口译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主要困难在于信息密集、文化负载词多。本报告以释意
转基因技术自问世以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动物抗病育种方面已经取得了大的进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近年在动物抗病育种研究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成功研制出携带人β防御素3(Humamβ-defensin-3,HBD-3)基因的克隆牛,其在后期的相关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潜力及相对高附加值的产品。但截至目前,有关转HBD-3基因牛源性食品的生物安全性检测
统计知识是了解“不确定性”数学现象、基于大数据进行分析与推断的重要理论基础。在中学数学课程中,数学教育专业人士越来越重视统计教学。目前,关于统计课程内容与教科书国际比较的研究已有很多,但仍存在“研究框架丰富、定量分析不足”等问题。研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立初中数学教科书统计部分比较框架,分别从统计内容、习题、活动和整体难度等维度,对中国的PEP教科书与新加坡的NSM教科书进行比较,主要研究问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经济不断蓬勃发展,成长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巨大力量。但长期以来,中国民营企业一直面临经营资金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减轻税费负担成为民营企业用于缓解资金压力的一个重要经济目标。不同于国有企业,非政府控股、企业目标通常仅包括经济目标的民营企业对于积极纳税以保证政府财政收入的社会责任感相对较弱,因而具有较强的避税动机。大量数据研究显示,
有一种理论观点认为,司法是监督行政最有效,也是最权威的办法。但是在实践中,考虑到我国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独特的关系,司法机关在面对行政机关时的软弱无力,导致法院在对行政机关进行司法审查时,常常是力不从心,特别是在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方面。虽然2014年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明确了法院可以在行政诉讼案件中一并审查规范性文件,且在2018年进一步出台司法解释对其进行细化,仍旧还存在一些问题尚不明确。以2
既有强制研究较多关注强制作为一项对外政策工具,在促使对手政策转变方面所表现的效果,即强制的有效性,对于一国为何退出强制的研究尚不充分。当强制无法发挥政策效用,即强制失败后,强制国如何做出战略选择成为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后冷战时期(1990-2015)美国所实施的强制外交案例的分析,本文发现在大部分强制的失败案例中,美国最终选择兑现自己的承诺,诉诸直接的武力使用;但同时少量案例也显示,在明确发
刑法因果关系在刑法学界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是行为人定罪量刑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行为人定罪量刑的客观依据;但是因为其具有复杂性以及多样性,尤其是在存有介入因素的因果关系的认定上,不管是在理论学界还是在司法实务界,均未形成统一的认定标准,众说纷纭,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司法实务工作者在对案件中的因果关系认定带来了困扰。本文将从司法实践中一个真实案例出发,针对本案例中所涉及到的因果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