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杂多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与自组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m0p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功能性π-共轭有机分子衍生物形成的自组装体在光电材料等领域显示的优异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多环芳烃衍生物作为此类化合物的代表,常常作为自组装基本单元分子来制备超分子自组装材料。目前对多环芳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由全碳组成的分子上,而对含有杂原子的衍生物的研究还很少见。通常在PAH骨架上部分引入杂原子,如氮等将对其理化及光电性质产生巨大的影响。本论文主要设计了4种氮杂多环芳烃衍生物,并对其合成及自组装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   1.氮杂多环芳烃的合成。以溴苯等为起始原料,设计了4种氮杂多环芳烃分子,并得到了3种关环前躯体2-29,2-30和2-36。通过使用36当量的FeCl3作为温和的氧化剂,采用Scholl型氧化脱氢关环反应对前躯体分子2-36进行氧化,成功地制备了氮杂多环芳烃衍生物PAH4。而前躯体分子2-29和2-30在相同条件下,经Scholl氧化关环反应后,得到了溶解性极差的固体。经MALDI TOF Mass分析表明,固体内含有分解,不完全关环,氯取代等产物。   2.PAH4单体的基本性质及自组装研究。利用各种光谱学和热分析方法,如红外、紫外分析、荧光以及TGA等对化合物PAH4的基本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并系统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自组装性能。TGA数据表明,氮杂多环芳烃衍生物PAH4的分解温度在374.3℃以上,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利用SEM等观察了化合物PAH4的自组装结构,发现在二氯甲烷溶剂(乙醚作为扩散溶剂)中的自组装结构较为有序。其发光性能与溶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二氯甲烷中化合物为黄色荧光,而在四氢呋喃与甲苯中显示橙色荧光。核磁,紫外及荧光光谱分析数据表明分子在溶液中是以动态的聚集体形式存在。
其他文献
昆虫属于变态发育类型的节肢动物,其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历多次蜕皮过程,才能完全发育成成虫。昆虫蜕皮发育过程中涉及几丁质的大量合成与降解,因此昆虫几丁质降解系统中的
本文对玉竹多糖的提取、口含片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玉竹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并研究玉竹多糖的结构组成及其抗氧化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玉竹提供了实验依据与理论基础,主要
GCN5是第一个在酵母中被发现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它引起的赖氨酸位点的乙酰化能使组蛋白与DNA的结合减弱,有利于起始基因转录。有研究发现GCN5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中表达异常,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