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总财政收入比例下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地方政府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因而面临严峻的财政缺口。为了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地方政府成立了城投公司,城投债是地方政府成立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券,最初发行规模非常小,只有几亿元。2009年国家投入4万亿刺激经济,城投债出现了爆发式地增长,城投债发行规模由2009年的2000亿,到2018年末发行规模达到24000亿。截止2018年城投债市场规模存量占信用债的27.26%,城投债在债券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其位置也越来越重要。2008年下半年至今中央银行频繁地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政策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2008年8月-2019年1月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共29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17次。2014年11月22日,中央银行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城投债收益率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2019年1月4日,中央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市场预期资金面宽松,债券一级市场情绪高涨,城投债投标热度上升,不少城投债发行利率打开投标下限。可见,调整存贷款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对城投债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会引发市场利率的波动,城投债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其信用利差必然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改变货币供应量,影响债券的市场需求。另外,学者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会显著地影响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债利差;城投债与地方政府债券具有同质性,那么货币政策必然会对二级市场的城投债信用利差产生影响。通过研究货币政策对城投债利差影响,从货币政策调控的角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债券“信用利差之谜”。也为投资者分析债券市场的规律多一个视角,为管理政策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在研究中,我们将货币政策发布日前后不同信用等级城投债信用利差变动值作为被解释变量,用货币政策利率变动值作为解释变量,研究货币政策对城投债信用利差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将货币政策进行分解成预期和未预期两部分,探求两部分对城投债信用利差影响。另外,在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存在非对称效应,因此,我们将区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分析在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对债券利差影响。论文的研究内容是,第一,通过一些现象来看货币政策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影响。第二,梳理和评价了文献获取国内外学者对该类问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三,从理论角度分析货币政策对债券信用利差产生影响。第四,梳理研究方法,包括货币政策分解方法、周期划分方法、计量经济分析法等;第五,实证研究了城投债利差受货币政策影响情况。与已有研究文献相比,本文有以下特点。第一,将货币政策分解成预期和未预期两部分,研究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影响,比较好地解决了两个部分的交叉影响,还能更直接地分析和判断货币政策在这两个部分对城投债利差的独立影响。第二,考虑城投债的变化具有不同等级和经济周期具有不同阶段的特征,以此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城投债的影响。同时本文也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城投债发行历史较短,可以使用数据量也较少。较少的数据量可能导致模型的回归结果的可信度降低,发现的规律可能不稳定。第二,本文只是从城投债总体收益率出发,分析货币政策对信用利差影响,未进一步分析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域发行城投债信用利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