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的不一致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由此,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是学界和企业一直关注探讨的问题。建立并完善监督机制和激励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个主要途径。监督机制并不能完全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并且成本较高。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便成为解决代理问题需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股权激励逐渐成为国内外大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广为采纳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在股权激励方式下将一部分股份授予经理人,使得经理人成为公司的所有者。通过这种方式将所有者的身份赋予经理人,从而减少经理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但取得的效果不尽相同。那么,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究竟怎样?影响股权激励效果的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采用归纳法和案例研究法,在对股权激励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以东华软件实施股权激励为例,对其实施股权激励前后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该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并进一步从宏观因素、行业因素、公司因素和股权激励设计因素这几个方面分析东华软件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能够对公司产生一定的积极效果。以东华软件为例,其股权激励既存在有效之处,也存在无效之处。具体而言,实施股权激励提高了公司的净利润、股价,也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此外还帮助公司留住了高级人才;但对提升公司的发展能力和营运能力并未产生积极效果。(2)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会受到资本市场有效性、职业经理人市场发达程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完善程度等外部宏观因素,公司所处行业环境,股权激励要素设计合理性,以及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成长性、股权结构等微观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会导致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存在有效和无效之处。具体到东华软件而言,我国的资本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法律法规为东华软件股权激励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前提环境;国家对软件行业、信息技术的政策支持也促使东华软件借着行业发展的东风通过股权激励使自身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东华软件股权激励提高了企业的净利润、股价,也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此外还帮助企业留住了高级人才;但该公司股权激励在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和营运能力方面没有帮助。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影响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因素,本文从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健全法律法规,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合理设计股权激励方案等方面提出了股权激励实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