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城市主导我国当今城镇化发展格局,且日益走向区域化和群组化。我国城镇发展进入“都市区化”的新阶段,同时对于市域城镇化水平高,城镇联系密切的特大城市来说,其都市区发育程度甚高,城镇整合化趋势延伸至整个市域乃至跨市域,此类城市是当下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其市域城镇空间组织俨然不局限或受用于传统城镇体系组织模式。鉴于此,本文选取典型都市区型特大城市市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对都市区型特大城市市域城镇功能要素空间特征、整体空间特征、动力机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原因、空间组织优化模式和优化对策做研究论述。 本文认为都市区型特大城市市域城镇功能要素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居住功能全域拼贴,制造业离心化组合,服务业集聚式扩散,交通功能引领空间建构,生态环境包容嵌套;整体空间发展特征表现为城镇空间扩散收敛与网络缝合,空间分布集聚与离散并存,空间结构极核与多核化,乡村地域城市社区化;在空间作用力上存在新型流动力、行政界线约束力、区域环境牵引力、中心城市自上而下扩张力和外围乡镇自下而上生长力五重作用力;发展趋势呈现城镇发展由弱关联并存走向网络化融合,空间组织由独立发展走向组合建构,都市发展区由市域内嵌走向市域外延;在问题原因上表现为集聚不经济的负外部性内部化导致中心城市独大高负荷,中心城市郊区化与本地城镇化空间重叠导致都市区外缘城镇发展失序,市场机制和规划引导下的城市化方向偏离市域边缘城镇导致城镇处境尴尬,行政经济捆绑下的竞长诉求导致高能量城镇或组团间发展欠协调;同时提出核心都市区模式和全域都市区模式两大都市区型特大城市市域城镇空间组织优化模式,并从空间调控和政策引导两方面提出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