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二语习得理论及英语教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有关学习策略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新英语课程标准》(2011)的出版,首次明确地提出英语学习策略的分类、概念和具体要求。了解和研究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措施与方法将具有丰富理论和指导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以O’Malley和Chamot的三分法为研究理论依据,参考程晓堂、郑敏有关学习策略的研究,结合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假说,通过问卷调查、访问、观察等研究方法,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初中阶段成绩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进行调查与研究,旨在发现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关系,并了解社会情感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本研究亦致力于探讨影响策略选择的诸因素,尤其是性别因素,理解和分析男女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异同点,旨在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的训练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建议。对学习成绩与学习策略的调查问卷,本研究共发放308份,收回有效问卷283份。从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这三种策略都比较普遍的被学生们使用,并且具有正相关关系。即三种策略使用的越频繁越恰当,学习成绩越好。同时,我们还观察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与学习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中的相关关系略有差异,但都呈现典型正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情感策略在三类学生中相关系数的变化却是从0.251到0.187再到0.047,这一变化与成绩的变化趋势趋同,即社会情感策略使用的多,学习成绩高,社会情感策略效率低,学习成绩低。这也明确说明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中学生的英语成绩受社会情感策略的直接影响。在影响策略选择的诸因素中,本研究又对性别差异与学习策略的选择进行了调查分析,共发放123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20份,包含64名男生56名女生。结果表明,男女生的生理机能、认知特点、个性品质等都有明显差异,并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他们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教师访谈、学生采访及对策略使用的纵向和横向观察结果与问卷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相互印证。对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也使我们反思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现状。我们一直倡导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应试仍然是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学目标。从社会到家庭到学校,我们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并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来提升学生的成绩,但却忽视了作为学生的主体性,特别是忽视了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因此可理解可接受的输入不多。教师辛苦,学生痛苦,教学成绩不满意,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未得到充分发展,幸福指数偏低。因此,本研究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坚持对学生知识层面学习策略的指导,更要高度重视其情感策略的培养,注重调动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信心与斗志。同时,真诚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促进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尽绵薄之力,期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立足学生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着眼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培养,真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