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际社会的激烈竞争表现为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而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直接取决于该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又与国民的科学素养水平直接相关,而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高低直接取决于科学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科学传播是指科学知识在社会公众中的交流与共享。即由科学知识产生的主体-科学共同体、科学传播的专职人员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过程。
按照科学传播发展的历史,科学传播经历了内部交流、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以及有反思的科学传播四个阶段。科学传播模式是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图形等对科学传播过程的一种描述,实际上就是科学地、抽象地在理论上把握科学传播的基本结构与过程,描述科技信息是如何从拥有者向接受者传递的。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式有直线单向传播模式和直线双向传播模式。传统科学传播模式存在着传播方式单一、传播速度慢和传播内容少的局限性。
3G手机就是指第三代(The Third Generation)手机,第三代手机集语音通信和多媒体通信于一体,并且包括图像、音乐、网页浏览、电话会议以及其它一些增值信息服务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作为新媒体的重要成员,3G手机媒体被誉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通过与互联网的融合,手机实现了从通信工具向媒体的跨越,成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化传播媒体,即“手机媒体”。相比传统的传播媒介,3G手机媒体在科学传播中拥有无延迟的即时性、互动性强、受众面广的优势。从报纸到广播再到电视、再从电视到网络,每一次新媒体的出现都对科学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引起科学传播模式的重新构建。交叉互动模式是基于3G手机的新的科学传播模式,其传播方式是多向的、接受方式是移动的、传播速度即时化。但3G手机在科学传播中也会受到信息传播、技术监管层面的局限。要规避这些局限性,需要政府、媒介、传播者和受众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