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药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化学农药在病虫的防治上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但随着环境保护法规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执行,急需加强对高效、高选择性、无毒、无污染的新农药品种的创制研究。由于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成为新农药创制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了2-芳基-3-烃基-3,4-二氢-2H-1,3-苯并噁嗪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探讨了催化剂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合成了15个目标化合物,并对所合成的二氢苯并噁嗪36a31o的结构用IR、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表征,部分化合物的结构用ESI-MS进行了表征。并初步研究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杀菌活性。以氨基酸酯为起始原料,和水杨醛反应生成一系列取代席夫碱34a34d,分离提纯后再经NaBH4还原得到2-(取代氨基甲基)苯酚35a35d。但是由于这类席夫碱较不稳定和较难提纯,本文又采用“一锅法”合成了化合物35a35d,发现产率有较大提高,且操作简单,产生废物少,是合成此类化合物的绿色方法。同时以取代苯胺和芳醛为原料合成了取代席夫碱34e34i,再经NaBH4还原得到2-(取代苯基氨基甲基)苯酚35e35i。以2-(取代氨基甲基)苯酚和芳香醛为原料,在三氯甲烷和环已烷(1:2)的溶剂中,在85°C下合成了15个2-芳基-3-烃基-3,4-二氢-2H-1,3-苯并噁嗪化合物36a36o。重点考察了催化剂和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MSCl的催化活性比SnCl4好,反应产率较后者高,且反应易于提纯。AlCl3则不能催化同样的反应。反应时间以5h为最好。这是首次TMSCl来催化这方面的反应。采用溶剂挥发法培养出了3个化合物35e、36d、36o的单晶,并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与解析。对所合成的14种新的2-芳基-3-烃基-3,4-二氢-2H-1,3-苯并噁嗪类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它们具有优良的杀菌活性,目标化合物对稻纹枯病菌的活性最好,其中化合物36a、36b、36l在500mg/L浓度下对稻纹枯病菌表现出100%的杀菌活性。其次目标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也有较好的的活性,其中化合物36l在25mg/L浓度下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杀菌活性也高达90.74%,化合物36b、36n、36j、36i的防效率都在80%以上,化合物36a、36f、36m的防效率也都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