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开发是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开发模式。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学科呈现形式,它不仅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而且可以实现学校美术教育特色化。传统特色美术具有本土人文学科特征,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结合学校所在水乡文化创设广泛的文化情境,将传统资源引入课堂,跨越美术原有的边界重新谋求组合,是对现行通用教材的一种有效充实,将给整个美术教育带来更多的自主权。因此,全国各地也纷纷开展校本美术课程开发,我校也不例外,美术学科进行水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本研究从情境分析、目标、方案设计、课程实施与效果反思五方面进行阐述。遵循《美术课程标准》,参照国家“人美版”教材,通过创新模式、整合模式、调试模式与选择模式,开发基于苏州水乡特色文化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课程具有人文性、整合性、科学性、艺术性与创新性。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划分学习领域,在造型表现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欣赏评述领域与综合探索领域中开发一系列经典课例,如《苏州小吃》、《苏州园林》、《水乡服饰》、《编草鞋》、《太湖三白》、《水乡的桥》、《苏州刺绣》、《桃花坞版画》与《苏扇》等等。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通过读书积累与亲身实践,夯实理论基础,实践传统技能。信息技术成为美术表现的媒介与工具,学习Photoshopl2软件,Authorware6.5软件,Flash8软件、格式工厂软件等制作课件,丰富课程内容,变换呈现角度,改革教学方式。妙用现代技术,演绎水乡文化;巧用流行音乐,传递古典艺术;贴近现代生活,创新艺术表现。通过因材施教,注重学法,推进传承,注重文化,重视课堂,注重过程,提升素质,注重反思,实现苏州水乡特色文化的美术学习。设计学习卡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填写苏州水乡文化欣赏卡与苏州水乡文化学习评价卡等。本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表现,而且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文化素养与教研反思能力的提升,打造学科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