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经济与金融快速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商品、服务和资本在各个经济体中快速的流动着。特别是在新世纪以来,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之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共同发展越来越不可轻视。在21世纪的前十年中,发生了两次较大的金融危机,一次是起源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并扩散导致最终导致了2008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另一次是2010年左右的欧债危机,两次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与金融快速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商品、服务和资本在各个经济体中快速的流动着。特别是在新世纪以来,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之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共同发展越来越不可轻视。在21世纪的前十年中,发生了两次较大的金融危机,一次是起源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并扩散导致最终导致了2008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另一次是2010年左右的欧债危机,两次金融上的危机都导致了全球或地区的金融风险溢出的情况。不仅欧美发达经济体,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受到了极端金融风险的冲击。因此,对全球各个经济体之间的风险网络结构的探究,有利于找寻对极端金融风险的波动和传染途径,对于投资者而言,有利于管理资产组合配置,对新兴国家而言,能有效的对风险进行预警,从而有效的保护本国的相对弱小的经济和金融体系。本文先从之前学者们所使用的度量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性的理论工具进行分析,选用了现阶段使用较多的R-Vine Copula作为本文中测量股票市场风险结构的工具。考虑到R-Vine Copula测量的是静态的网络结构,本文中添加了滑动窗口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提取,计算出动态的网络结构。通过使用突变点分析找到结构变化中的突变时点,并依据突变时点划分时段进行金融风险网络的分析。之后对金融开放下股票市场间互联互通的影响机制进行梳理,包括经济基础假说、市场传染假说和金融危机传染理论三个方面,对股票市场间的联动机制进行分析。随后进行实证分析,选取了中美等国家和地区在内的24个经济体的一支具有代表性的股票市场指数进行分析,囊括了欧美发达经济体和亚太地区的新兴经济体,时间段上选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后的2003年1月1日到现在2019年12月31日的数据,通过动态的R-Vine Copula模型来提取包含着网络结构模型的AIC和BIC数据,通过使用突变点分析得到结构的突变时点,其时点正好将所选取的时段分为了4个时段,分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前,2008年金融危机到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前,2010年欧债危机的爆发以及欧债危机发生后至今四个状态。再结合使用Copula-ΔCoVaR计算风险溢出水平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风险网络的变化情况。以丰富文章内容,使得能够更客观的呈现与分析风险网络。结合已有的文章成果,以及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可以看到,整个风险溢出网络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以欧美地区和亚太地区为两个主要的区分点。在风险相依性网络中可以看到,我国内地市场在网络中的地位与香港的地位有关,这是由于我国内地市场与香港市场在网络中唯一相连,因此受到香港地区金融发展的制约,虽然前期来看,通过香港作为桥梁可以使得内地市场提高中心度和影响力,但是在后期来看,受制于香港市场也会使得内地呈现出经济上的“大国”,金融上的“小国”的特征。可以在未来加强开放性和与周边地区的连接程度,使得我国能够得以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市场。对未来我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的金融开放政策以及国际投资者投资决策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有助于实体经济更好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上市公司的机构投资者调研信息为背景,本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实地调研可以通过咨询效应来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实地调研越多,企业投资对投资机会的敏感性也越强。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与上市公司管理层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机构投资者将更丰富更专业的私人信息传递到了公司管理层,管理层通过学习这些私人信息来优化投资决策,从而使得投资效率增加
新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教科书》在部分省份使用以来,引发了一线教师和专家的热议与研究。纵观讨论,对《纲要》插图研究现阶段还不够充足,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便是从《纲要》插图的数量、内容特点入手,研究其插图的编排特色,从而试图探究插图对《纲要》教学的重要作用,以及教师在使用插图时应注意的问题。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介绍:第四章对《纲要》插图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做了研究,试图从整本书的角度探
小额贷款公司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以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我国小额贷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最近10年来,小额贷款公司的规模以几何倍数增长,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股助力。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变化,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困难,如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优质客户越来越少,风险资产不断攀升等。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他们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提供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规制来遏制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进一步恶化、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模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重大议题。在过去的二十年,世界各国一道,逐步探索出了一套应对环境问题的政策框架,而环境权交易市场正是一项重要的环境治理创新工具。自《京都协议书》首次将市场机制引入至环境政策框架,并将其作为环境治理的全新路径,对传统的政策框架进行了系统性补充和完善。在此背景
“不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的认定标准是什么?该问题近年来在司法界和理论界争议不断。《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2款和《劳动法》第26条第2款没有明确规定,只在《关于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中作了简单的界定。司法裁判中对于“不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仍然没有给出统一的标准来判断,造成了不同法院裁判依据不一的现象。学界对于该问题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讨论,但可能由于未对实践中存在的各种情况
2010年3月,我国证监会决定开始进行融资融券试点。融资融券实施后,我国证券交易市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之前不能进行卖空交易的市场变成了可以通过融入证券卖空的证券交易市场,从之前不能进行杠杆交易的市场变成了可以进行保证金杠杆交易的证券交易市场。市场交易方式的改变给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融资融券实施十年以来市场的交易状况可以看出,市场对融资融券制度的接纳程度较高,每年年底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量也基
部分家庭由于自有住房的地理位置、房屋朝向、面积等住房特征上的优越性,导致家庭产生了房屋价格将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上涨的预期,增强了投资信心,从而给家庭带来“财富幻觉”,改变了家庭的投资行为。因此研究家庭拥有住房特征与家庭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家庭避免由住房资产带来的“财富幻觉”,促进家庭合理化投资,同时对抑制住房市场投机行为,引导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住房特征为切入点,采用理论与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和决定因素。在中国经济进入增长动能切换,而世界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又不断增加的内外约束背景下,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稳定、充足的金融资源是创新活动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激发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已有学者大多从金融发展、银行业竞争以及金融政策等视角验证了金融支持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关于数字金融这一新兴金融模式对经
投诉举报制度对于我国行政执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行政机关对投诉举报的处理通常可以分为程序性处理和实质性处理,公民则享有得到告知、回复等程序性权利和举报诉求被实质处理等实体性权利。在这一过程中,受理投诉举报的行政机关如不履行法定职责查处违法行为,会引发多种争议。投诉举报人在诉求无法得到回应或支持的情形下,便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要求责令受理投诉举报的行政机关履行相应的职责,法院将此类投诉举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