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复兴与活力营造

来源 :吉林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ricky128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拥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史,传统村落作为中国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社会、经济、历史等复合价值。在当前村落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与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导致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传统村落如何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求,如何保护和复兴村落空间,增强空间活力成为当下研究需认真思考的问题。论文以空间复兴与活力营造相关理论为指导,在分析兰州地区传统村落特征基础上,结合其在当代语境下保护和发展的现实需求,分别抽象出三种传统村落保护方式和三种传统村落发展方式,并将其运用到兰州市河口村的空间复兴和活力营造当中。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我国经济和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当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问题和需求。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历史村落复兴相关理论,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第二部分引入“空间复兴”和“活力营造”概念及架构,并结合传统村落对两个概念的关系进行梳理。借鉴国内优秀传统村落复兴案例,作为探讨空间复兴、活力营造策略对传统村落发展适应性的依据。第三部分基于兰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现状及价值分析,总结出其复兴所面临的困境、机遇,并分别从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节点空间、轴线空间),以及依据空间可持续发展提出兰州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复兴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人、空间和功能等活力影响要素提出兰州地区传统村落活力营造方法。第四部分通过对兰州地区典型传统村落——河口村的现状及特征分析,基于之前针对兰州地区传统村落复兴抽象出的设计方法,形成河口村空间复兴和活力营造的具体设计方案。
其他文献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城镇化、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机制,并推导出两个命题假设,基于我国2001—2014年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两个命题
实习过程是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及教育技能的关键环节,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调查学生实习中教师指导
合同显失公平制度是对合同自由原则的补充,其目的在于纠正合同自由原则下的不公正现象,以维护合同的公平公正,对于合同中相对弱势一方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合同法》规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对企业而言,创新就是寻找生机和出路,更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出生于1980年代以后的新生代员工无疑已成为现代职场中
<正>2018年3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有所升级。本文对美国挑起贸易摩擦的原因进行了"表"和"里"两个方面的分析,并预计中国新兴产业受贸易战的最终影响是有限的。本文指出,中国须
隐喻起初是作为语义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来使用的,1980年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将隐喻延展到认知科学,提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
作为高校的特殊团体,大学生青年记者在各高校大量存在并在学生群体中影响广泛.本文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的难题,作为学校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未来的媒体准入力量,民航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