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中空纤维膜的过程中,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会对体系的加工以及制品的形态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本论文采用动态流变仪研究了材料的组成配比、温度、剪切速率等因素对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乙二醇(PEG)体系以及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醚F127/聚乙二醇(PEG)体系的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体系均具有剪切变稀行为。在低剪切频率下,两个体系的复数粘度随着PVB或者F127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高剪切频率下,PVB或者F127质量分数和温度对体系的复数粘度影响逐渐降低,说明体系的粘温敏感性随剪切频率的增加而降低。两个体系的复数粘度均可以用幂率方程和Cross方程拟合,Cross方程拟合的效果更好,由幂率方程求得的非牛顿指数表明,PVB以及F127质量分数增加,体系的非牛顿性增强,温度升高,体系的非牛顿性减弱。PEG质量分数的增加对体系的复数粘度以及非牛顿性的影响很小。两个体系的动态储能模量和动态损耗模量均随着PVB或者F127质量分数的增加、随着温度的降低以及剪切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动态储能模量和动态损耗模量在一定剪切频率下相交,在低频区(小于交点处频率)体系主要表现为粘性,高频率区域(大于交点处频率)体系主要表现为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交点向高剪切频率方向移动。动态损耗模量和动态储能模量的比值(损耗因子)随PVB或者F127的增加而下降,说明随着PVB或者F127的质量分数的增加,体系的形变回复能力增强。两个体系都具有上临界共溶温度(UCST),在均相区,体系的动态储能模量和动态损耗模量均符合经典的线性粘弹性规则,在相分离区,低剪切频率区域动态储能模量明显偏离这一规律,动态损耗模量对相分离不敏感。动态温度扫描发现,PVB/PEG200体系在144.5℃发生相分离,而Han曲线和时温叠加规则可以看出PVB/F127/PEG200体系在140℃以下才发生相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