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末武将势力的崛起——以左良玉军事集团为中心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奉行以文臣治国的政策,逐渐形成了重文轻武的体制,以文臣统领武将。以宦官来监控武将,对武将严加防范,使武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逐渐地被边缘化,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武将的强烈不满。 明朝末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内有农民大起义,外有满清的军事威胁,军事上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大明王朝的生死存亡,在这种情况下,武将的重要性空前突出,激烈的军事斗争为武将势力的崛起提供了舞台。左良玉是明末著名的武将之一,早年在抗清斗争中崭露头角,受到破格提拔,不久奉命围剿农民军,积极作战,屡次取得胜利,形成了一支著名的左家军。明末文臣多庸碌无为,对武将多方掣肘,文武矛盾日益突出。在激烈的军事斗争中,左良玉因不愿受文臣节制,与文臣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而对朝廷的不满倾向日增,开始积极扩充自己的军队,消极作战,不听指挥,不仅摆脱了文臣的控制,甚至使朝廷也无可奈何,最终形成了专制一方,不听节制的军事集团,而其它武将也纷纷效仿,朝廷逐渐失去了对武将的绝对控制权,使明军在战场上一再溃败,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的步伐。 南明弘光时期,皇权衰落,政治腐败,党争激烈,武将则获得了空前的政治、军事权力,甚至公然干预朝政。左良玉在政治上倾向于东林党,受到马士英、阮大铖集团的打压,再加上“假太子事件”的影响,左良玉遂以“清君侧”、解救太子为旗号,率领军队东下讨伐马、阮集团,导致弘光政权内部同室操戈,使清兵顺利地攻占南京,弘光政权灭亡。左良玉死后,其子率部投降了清军,左良玉军事集团也最终不复存在。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西北简牍中的诏书及相关简为主要依据,以其中一些简牍的图版为参考,结合传世文献典籍和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两汉的诏书形制及运行制度及一些诏书简中的争论问题试
湘鄂西苏区是大革命时期我党创建的重要的根据地之一。在创建和发展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我党也创建了特色鲜明的红色制度文化。考察湘鄂西红色制度文化的内涵,至少应涵
东汉王符在他的政论著作《潜夫论》中,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作了真实的反映。《潜夫论》是映照东汉社会的一面镜子,体现了一介布衣的博见卓识。王符以儒家
摘要:对于非自动化专业,如电气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等学生,“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必修或选修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和自动化专业学生相比,在前期的数学基础等方面的要求不同,给非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为了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态度、效果,在对2010-2011学年非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希望对以后的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医疗救助是慈善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有关医疗慈善事业中的医疗问题,目前史学界还鲜有涉及,本文将立足天津,对晚清的医疗慈善事业做一探讨,以期对此有所弥补。从时间上,选择19世纪
学位
刘晏的经济改革措施以及改革中体现的经济思想,对唐代及以后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刘晏改革之前唐代经济已经存在了许多问题,原本的漕运、盐政、地税户税、常平制度都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