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族性烟雾病临床特征与RNF213基因p.R4810K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军事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ei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以颈内动脉末端及其分支起始端进行性狭窄、闭塞,脑底继发形成烟雾状血管网为特征的慢性脑血管病。烟雾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10%的烟雾病患者呈现家族聚集性,提示遗传因素可能为烟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家族性烟雾病患者与散发性烟雾病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为发病年龄早,女性患者比例高,首发症状以缺血性症状为主。家族性烟雾病可使同一家族中多个患者发生残疾,甚至死亡,如果未进行及时诊断、治疗将会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儿童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成人烟雾病患者不同。儿童烟雾病患者发病年龄早,其疾病进展情况相较成人烟雾病患者受后天因素影响较小,因此更能反映出遗传因素在烟雾病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遗传因素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RNF213基因是目前唯一通过全外显子测序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双重确认的烟雾病易感基因,其p.R4810K位点突变可以显著增加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人群的烟雾病发病风险,目前已成为烟雾病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针对儿童家族性烟雾病患者这一特殊人群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第一部分进行了儿童家族性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分析,第二部分分析了儿童家族性烟雾病患者临床特征与其RNF213基因p.R4810K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希望通过对儿童家族性烟雾病的临床特征与发病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为烟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第一部分儿童家族性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儿童家族性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04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儿童家族性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3例,占同期收治的儿童烟雾病患者的9.1%(103/1138)。其中99例(183侧大脑半球)行脑硬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4例行保守治疗。采用松岛标准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管重建效果。随访观察发生卒中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卒中事件的因素。结果:103例中男女比例为1.0∶0.9(55/48)。中位首发年龄为6岁,发病高峰在5岁。95例(92.2%)患儿首先表现为脑缺血性症状。90.3%(93/103)为1级亲属受累,其中父系传递38例(40.9%)、母系传递28例(30.1%)、同胞共患27例(29.0%)。3.1%(3/103)为2级亲属,6.8%(7/103)为3级亲属。铃木分期Ⅳ~Ⅵ期占78.6%(81/103)。共有46例(44.7%)病变累及大脑后动脉。99例手术的患儿随访时间为3~137个月,中位时间为38个月。术后症状改善良好者占87.9%(87/99);53例(104侧)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松岛分级良好者(A级、B级)占87.5%(91/104)。7例(7.1%)患儿随访期发生了卒中。4例保守治疗的患儿中,1例失访,3例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卒中。Cox回归分析显示,首发年龄、性别、首发症状、铃木分期、单侧烟雾病、大脑后动脉累及均不是影响患儿术后卒中事件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儿童家族性烟雾病的发病年龄较早,主要表现为缺血性症状,多见于1级亲属受累。EDAS手术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脑缺血症状。第二部分儿童家族性烟雾病临床特征与RNF213基因p.R4810K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儿童家族性烟雾病患者RNF213基因p.R4810K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在2004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儿童家族性烟雾病患者,检测其RNF213基因p.R4810K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不同基因型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将患者分为大脑后动脉受累组和大脑后动脉未受累组,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大脑后动脉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5例儿童家族性烟雾病患者,中位首发年龄为6岁,男性37例(56.9%),55例(84.6%)首发症状表现为脑缺血,37例(56.9%)累及大脑后动脉。p.R4810K位点G>A突变基因型组中女性比例显著高于未突变组(χ2=5.16,p=0.02)。大脑后动脉受累组年龄、性别、首发症状和遗传模式与非大脑后动脉受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脑后动脉受累组p.R4810K基因型分布与非大脑后动脉受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P=0.02)。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后,p.R4810K位点G>A突变(优势比3.24,95%可信区间1.08~9.71)是大脑后动脉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家族性烟雾病患者RNF213基因p.R4810K位点G>A突变组中女性多见,更易累及后循环。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为了提升住院病历3日归档率。方法:某院2018年3月1日起对归档病历实施PDCA质量管理,收集质量管理前2017年9月只2018年8月住院病历3日归档数据,分析管理实施前后病
汉语趋向动词是封闭类,共24个。虽为数不多,但它位于谓词性成分后面经过语法化,使意义变得虚灵,功能变得泛化,而且趋向动词内部语法化程度存在个体差异。这给第二语言习得带
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在社区治理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街居治理新格局,初步实现了公共部门依法治理和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世界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其中铅、镉污染尤为严重。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有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本试验利用三因素五水平(Cd浓
本文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以传播学理论为指导,研究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的传播路径,找出传播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为传播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福泉市打造“太极之都”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类似的新兴产业、学术问题提供借鉴。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SWOT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贵州省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传播情况进行研究。首先对贵州省福泉市太极养生文化传播的历史
爆炸冲击波会对装甲结构造成极大程度的损伤,因此抗爆能力一直作为装甲结构主要的战术技术指标。随着复合装甲结构的快速发展,近些年聚脲在复合装甲结构上的应用是广大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以聚脲装甲抗爆结构设计方法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着手研究,得出了影响结构响应和抗爆能力的因素,并在不同情况下针对这些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它们对抗爆能力的影响及其与结构响应之间的关系。最后尝试提出了聚脲装甲结构的
目的HIV-1新发感染检测是艾滋病防控工作中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优化重组抗原等核心组分和反应体系,研制了一种HIV-1新发感染检测试剂盒(重组捕获酶联免疫
多环芳烃(PAHs)作为室内常见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已被广泛研究,其暴露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风险不容忽视。目前大量生物监测实验表明人群尿样中多环芳烃暴露标志物与氧化应激标志物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然而仅根据氧化损伤标志物不足以综合评估人群氧化应激的发生以及判断其可能的来源。因此,本研究以室内环境为对象,将环境中污染物(多环芳烃),环境介质的氧化潜势以及人群氧化损伤标志物联系起来,分析
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具有其独立人格的主体,有其独立的运行模式,在推行现代化治理结构的今天,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是公司有序运行的相对有效的模式。所有权拥有者是股东,具有
现如今,飞速发展的科技文明为我们带了空前的物质繁荣。由于过快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使人们增长了对于精神层面以及文化层面的需求。因此,民宿作为优越自然环境资源、悠久历史文化及浓厚生活体验的文化载体,成了人们远离喧嚣的心灵庇护所。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民宿数量与日俱增。位于村落中的民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由于许多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许多民居闲置,我们不应任其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