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在外需不振、政府大规模投资难以持续长久的情况下,启动国内市场、扩大消费对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就显得颇为重要而迫切。在此背景下,政府出台一些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政策。在《关于信贷结构调整的意见书》中,中国银行监督委员会汇同中国人民银行明确提出“鼓励发展消费信贷,做好消费信贷市场”。由此能够得出,为了改变增长结构,加速经济转型,消费信贷能够有效地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人们的生活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均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商业银行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获得快速发展。从原始社会的石质钱币演变到现代电子支付时代的银行卡,已经给人类社会所使用的货币带来质的飞跃。银行卡作为电子货币,不仅改变了居民的消费支付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支付习惯。从居民的支付方式和信用卡的消费信贷这两个方面,银行卡提升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从而达到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银行卡产业已有的文献均得到了银行卡能够对消费产生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首先从中国人民银行报告中概述银行卡消费信贷市场规模等,从已有文献资料中分析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特征,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发生变异,表现为流动性约束和在不确定性下的消费行为特征。综合已有文献中影响居民行为的其他因素,再根据以下两个理论:(1)信用卡消费信贷有效促进消费;(2)银行卡的支付方式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构建一个具有可变边际消费倾向包含信用卡消费信贷的消费函数模型。选取2002到2011年季度数据,使用计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实证了信用卡应偿余额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以及银行卡支付方式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上一期和本期的新增信用卡应偿余额对本期消费的边际贡献分别是0.89和1.13,银行卡支付对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系数为0.064676。最后,通过借鉴国外(以美国、欧盟、韩国为例)发展银行卡产业的方法与经验,总结发展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