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成因与培养对策研究——以宜春学院高安校区为例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rl111shi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并将其载入我国宪法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的发展便获得了新的里程碑。法治建设既包括法律制度的建设,也包括对人的法律思想和法律精神的建设。对公众法律信仰的培养是法治建设的精神建设,是法治建设的灵魂和关键。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优秀群体,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生力军,在未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率先举起法律信仰大旗,影响并带动社会全体成员知法、懂法、守法、信法,以较高的法律素质和饱满的法律情感拥护和推动社会主义法律建设事业。但是,从对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现状的调查结果看,当代大学生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情感淡漠,守护法律的意志不坚定,其法律意识水平与法律信仰尚有较大差距。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状况,分析其因为,找到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有效途径,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大学生自身素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探索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成因以及相关培养对策,分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对法律信仰基本理论进行梳理。第二部分,阐述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对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状况进行实证调查,为研究提供真实有效数据,在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缺少法律信仰基本结论后,从历史、社会、高校教育、家庭以及学生自身方面进行了因为分析。第四部分,探索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的具体方法和有效途径,该部分特点在于对社会主义法治环境的健全、高校法制教育改革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大学法制化管理、校园法治文化的感染、增强大学生权利意识,以达到让学生丰富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情感,坚定法律意志,最终确立法律信仰的目的。  
其他文献
在我国学术界,专门研究党员领导干部在反腐倡廉行为中法律意识培养途径的文章只有寥寥十六篇,专著为零。有关党员领导干部法律意识问题的文章一般都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十几篇学术
学习是人类生存的一项基本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学习,在领导干部学习方面形成了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其必然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目前,整个制度正处于构建阶段。而“出让”是集体经营性建
从2004到2016年连续12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指向“三农”问题的解决,足以看出国家对发展农村的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思想是城乡一体化。城乡土地权利制度的改革应是城乡一
社会公共利益作为法律中一个重要范畴,不仅在宪法和有关部门法中得到确认,而且在具体个案中也不断的出现。但是,无论在哪部法律或哪种处境下,都没有确定明晰的表述或界定到底
农村宅基地制度产生于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之下,是国家为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和居住权而设立的。国家允许农民无偿使用农村宅基地建造房屋,但对农村宅基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