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BmICE-2基因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_hepi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凋亡是细胞受一系列基因调控的有序的自主性死亡方式,是主动的、程序性的清除不需要的、损伤的或有害细胞的生物学过程。细胞凋亡在昆虫变态与发育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也是一种昆虫抗病毒免疫应答形式。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鳞翅目昆虫遴选的模式昆虫,属于完全变态昆虫,经卵、幼虫、蛹和成虫(蛾)四个发育阶段完成其生命周期,在这一生命过程中伴随着器官的重塑与组织更新,细胞凋亡在此变态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家蚕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mICE-2进行了克隆及功能鉴定分析,这将为家蚕细胞凋亡及其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鳞翅目昆虫的病虫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mICE-2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特征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选取家蚕细胞系BmN-SWU1及五龄家蚕大造(p50)中肠组织,对BmICE-2基因进行了克隆及分子特征分析。BmICE-2基因ORF编码284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2720Da;应用InterProScan v.4.8在线预测分析表明,BmICE-2多肽含有Caspase特征性的QACRG五肽序列,一个较短的N一端前功能结构域(1-51AA残基),一个P20的大亚基(52-173AA残基),一个Caspase Linker结构域(174-189AA残基)和一个P10小亚基(190-284),QACRG的五肽序列中具有催化裂解活性的半胱氨酸(171C)。通过对BmICE-2蛋白的Phyre2同源建模及序列比对,发现BmICE-2蛋白具有Caspase典型特征,并同Sf-caspase-1的3D结构模型功能域蛋白的序列相似性为87%,模型可信度为100%,并且其Caspase活化的P1位点高度相似,都为Caspase Asp活化位点。2.BmICE-2mRNA表达分析及凋亡诱导通过QRT-PCR分析家蚕大造(P50)五龄幼虫至蛹期中肠组织中BmICE-2基因mRNA转录水平,发现BmICE-2mRNA在五龄幼虫、熟蚕、蛹变态发育期的表达量呈波动变化:在五龄一天至五龄五天呈下降趋势,五龄五天至蛹期第一天呈上升趋势;从蛹期第一天至蛹期第二天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家蚕BmN-SWU1细胞系中BmICE-2mRNA表达明显高于BmICE基因的mRNA表达量。通过QRT-PCR分析蜕皮激素20E处理后不同时间点中肠组织中BmICE-2基因]mRNA表达水平,发现20E注射后12h至48h, BmICE-2基因mRNA表达量明显上调,表明BmICE-2基因的表达可能受到蜕皮激素的调节。放线菌素D和重组BmNPV病毒(vBmPH-EGFP)诱导家蚕BmN-SWU1细胞,进行QRT-PCR分析BmICE-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发现在放线菌素D诱导12h后BmICE-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10倍以上,诱导24h后上调近40倍;而vBmPH-EGFP侵染也能诱导BmICE-2基因的mRNA上调表达。通过Hoechst33258染色发现,以150ng/mL放线菌素D诱导BmN-SWU1细胞,12h、24h和36h后进行Hotechst33258染色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诱导组细胞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核的凋亡特征越来越明显,而Caspase抑制剂和DMSO的对照组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出现凋亡特征。在放线菌素D诱导的家蚕BmN-SWU1细胞凋亡进程中,BmICE-2基因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其可能参与放线菌素D诱导的家蚕BmN-SWU1细胞凋亡并执行相应的功能。3、BmICE-2蛋白的Caspase活性鉴定及其促凋亡特征为了检测家蚕组织和细胞内BmICE-2蛋白,应用原核表达的BmICE-2可溶性上清蛋白制备了鼠多克隆抗体,同时以家蚕BmICE-2的氨基酸序列(N’-CTYTPKCQETNNK-C’,255-266)多肽为抗原,免疫实验用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肽抗体。通过免疫印迹及Caspase酶活性检测分析,表明原核表达的BmICE-2可溶性上清蛋白具有Caspase自身裂解活化特征和哺乳动物Caspase-9Ac-LEHD-pNA底物特异性;瞬时表达的BmICE-2蛋白在家蚕细胞和草地贪夜蛾细胞中均能产生自我剪切活化,并能激发家蚕BmN-SWU1细胞中Caspase-9(Ac-LEHD-pNA)和Caspase-3(Ac-DEVD-pNA)活性;免疫荧光试验及Hotechst33258染色观察,发现瞬时表达BmICE-2蛋白的细胞中核纤层蛋白被破坏而弥散于细胞质,细胞核具有明显的凋亡特征,而在家蚕BmN-SWU1细胞中共表达BmICE-2和BmIAP,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实验表明,BmICE-2和BmIAP共表达的细胞中细胞核没有明显的凋亡特征,BmIAP和BmICE-2存在相互作用,BmIAP能抑制BmICE-2激发的家蚕细胞凋亡。放线菌素D诱导的家蚕BmN-SWU1细胞凋亡进程中,应用QRT-PCR分析BmICE-2和BmIAP基因mRNA表达水平,发现BmICE-2基因上调表达而BmIAP基因则下调10倍以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放线菌素D诱导家蚕BmN-SWU1细胞中内源性BmICE-2蛋白发生了自身裂解活化而产生Caspase小亚基P10。以上结果表明,在家蚕细胞中瞬时表达BmICE-2蛋白能激发Ac-LEHD-pNA底物水解活性,并能激发Caspase-3蛋白酶活性及伴随着BmICE-2蛋白的水解活化而引致细胞凋亡的发生,但是在Sf9细胞中不能激发细胞凋亡的发生;在放线菌素D诱导下,内源性的BmICE-2蛋白发生了自身水解活化;BmIAP能抑制BmICE-2所激发的细胞凋亡,可见BmICE-2基因可能是家蚕一个新的促凋亡基因而参与家蚕细胞凋亡进程。4、BmICE-2蛋白活化位点与家蚕细胞内核质转位分析通过定点突变BmICE-2蛋白氨基酸残基中D177和D185位天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A),对D177和D185位氨基酸突变后进行原核表达的BmICE-2-D177A-His和BmICE-2-D185A-His可溶性蛋白,没有Caspase-9活性及蛋白裂解活性;瞬时表达的BmICE-2-D177A-dsRed和BmICE-2-D185A-dsRed蛋白不能激发家蚕BmN-SWU1细胞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Hoechst33258染色分析也没有发现凋亡特征的细胞核,可见BmICE-2蛋白氨基酸残基中D177和D185为BmICE-2蛋白Caspase裂解活化的P1位点。通过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试验表明,内源性的BmICE-2蛋白在家蚕细胞中呈集聚状态分布于细胞核,具有典型的Caspase酶原特征;在凋亡刺激下,积聚于核内的BmICE-2蛋白呈散点状分布而活化,发生核质转位而弥散于细胞质中,内源性的BmICE-2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及转位特征也类似于哺乳动物凋亡Caspase特征。在放线菌素D诱导的家蚕细胞凋亡中,部分BmICE-2蛋白转位于结构被破坏的线粒体上,可见BmICE-2蛋白活化与线粒体结构的破坏与改变有关,线粒体可能参与家蚕放线菌素D诱导的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供水管道系统发生渗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以及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实时了解埋地供水管道的运营状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系社会生活正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海底、湖泊的探索越来越多,所以潜航器等水下探索工具越来越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内外的学者对潜艇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力学特性和运动状态这两方面。水下潜艇在航行时有大量的平面偏航运动,这些运动的实现基于准确的动力学参数。本文以螺旋混流式泵喷推进器为研究对象,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泵喷推进潜航器的偏航运动进行数值计算。为了研究潜航器在不同运动形式下的动力学特性,本文首先通过
<正>冬天气温下降,在室外逛街的行人逐渐稀少,而商场里开始热闹起来。最近潍坊各大商业区的游客都被一个新词所吸引,那就是"创意市集"。"阿姨,这个是用什么颜料画啊?真好看,
随着现代航空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航空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在20世纪80年代,飞行管理系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它是最新科技的产物。飞行管理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完整
栖息地退化、食物源减少、非法猎杀难禁……作为体型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的陆地野生动物,广泛分布于南亚、东南亚的亚洲象,生存处境从未像今天这样艰难. 值得庆幸的是,在
<正>魏格纳是一位勇于实践、热衷探险的科学家,他的一生为"大陆漂移"学说的形成与研究以及人类对海陆起源的探索做出了伟大贡献。魏格纳,1880年11月1日出生于德国柏林。他的
介绍了基于DNA方法的木材识别新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在分析现存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DNA方法在木材识别领域应用的建议。为开辟木材识别的新途径,保护木材资源、推
介绍了我国镍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三率”调查结果。我国镍矿资源以硫化镍为主,年采出矿石量约12 588.3 kt。大型矿山数量占全国总数的8.57%,采出矿石量占
在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之前,驾驶人和车载智能系统共同控制车辆的局面(人机共驾)将长期存在,由此产生的人机匹配失调、驾驶人分心和认知局限性成为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
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微/纳米尺寸的功能元件在民用及军事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微/纳米加工技术成为了目前制造业的研究热点。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